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哪种人大会议直播让人最过瘾

2014-08-01 07:17:57?樊大彧?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导读:直播“压力”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它督促人大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问出症结、问出责任、问出百姓的心声。对人大会议的直播,既让公众参与了问政政府,也督促了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

近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首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同步直播了一场专题询问会。直播令许多市民网友大呼“过瘾”,副省长在电视里面对面的回答,也被网友称赞“答出了实惠”。该省人大专题询问的主题,是依据社会关注热点确定的民生问题,此次主题是职业教育工作。

询问权是人大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询问这种新的人大监督方式,最早出现在2010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专题询问就是人大代表围绕一个主题,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进行专题询问。询问主题通常涉及保障房、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等热点问题,反映了公众的普遍关切。这种监督方式可以督促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推动问题解决。

与以往常见的“关门询问”不同,此次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媒体同步直播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专题询问的内容。通过直播公众看到人大代表如何履职,也看到政府官员如何接受监督。河南省直播人大会议,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此前,浙江、广州等地的人大常委会会议都进行过直播。2013年9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有关缓解交通拥堵的议案办理情况时,鉴于议题与民生高度相关,会议也进行了网络直播。

虽不是“第一”,河南省人大的直播也有领风气之先的方面。此前,一些地方人大会议直播的仅是官员“念报告”部分,对于会议的分组讨论等具有“交锋”性质的部分并没有直播,真正吸引观众的精彩章节缺位,令人遗憾。此次,河南省人大直播的是专题询问会,虽然职业教育议题的热度并不很高,但询问会上代表“追问”和网民“自由询问”的形式,让公众看到了代表和官员针锋相对地问答过程。公众对这样的交锋感到新鲜、过瘾。

直播人大会议的好处显而易见。直播这种形式大大提高了人大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公开、透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会议本身都属于代行人民权力之举。对各种人大会议进行直播,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权力的运行轨迹,打破权力的神秘感。

直播人大会议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督促人大代表打起精神、拿出行动,积极履行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责任。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大代表对职务性质的认识不到位,把自己的头衔当成一种待遇或荣誉,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关心不足。一些代表履职意识不足、履职能力欠缺,平时没有有效地开展调研或走访征求民意,会议期间提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有效行使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也就无从谈起。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不受监督,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同样,各级人大代表如果得不得有效的督促,其对政府的监督也可能流于形式。

对人大会议进行直播,其中的“第一主角”无疑是参会的人大代表。在镜头前,代表们的面貌焕然一新,专注度更胜平常。更重要的是,在镜头后他们付出的努力也非平时可比。据介绍,为了保证此次直播问政的有效性,河南省人大常委会邀请十几位省人大代表历时两个多月,采取听取汇报、明察暗访等方式实地考察了众多职业院校、企业等。直播“压力”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它督促人大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问出症结、问出责任、问出百姓的心声。对人大会议的直播,既让公众参与了问政政府,也督促了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

直播人大会议这种参政形式,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有利于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直播相关权力机构的议事过程已是司空见惯。从公众权利的角度看,对人大会议进行更多的全程直播,也符合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内生性规律。各地在直播人大会议的实践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将其制度化、经常化。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