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地震可躲在“生命三角”;动物异常、天气灼热干燥等是“地震先兆”……这些广为流传的内容其实都是错误常识。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有关地震的预防等常识备受关注。昨日,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联合果壳网,总结并发布出了七条经常被传播的错误地震常识。(8月7日《新京报》) 如果不是网络辟谣,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些虎扑篮球:地震的“常识”是错误的,特别是其中“生命三角”的“常识”更是曾被奉为圭臬而大肆传播。可怕的是,这样的错误的“常识”一旦根深蒂固,很可能导致人们在发生地震时选择错误的避险自救方式,非但不能救命,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就这一点而言,纠正虎扑篮球:地震的错误“常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人们错误的避险自救方式,增加了人们的生存几率,可谓“善莫大焉”。 另外一方面,地震避险自救错误“常识”的广为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当前我国民众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常识欠缺的实情。前些年有一项调查显示:“我国46%的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6.6%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所以,对个别错误“常识”还不能止于纠错,而是要系统化地全面普及科学的避险自救常识。 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我们国家在普及避险自救常识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比如,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宣讲安全知识、散发防灾救灾宣传手册等等,这些工作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避险自救的能力。但是,这种“运动式”的教育培训,很难使民众真正地掌握避险自救的各种常识,效果十分有限。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避险自救常识的普及和培训,应当引起重视和反思。笔者认为避险自救常识的普及,最主要的就是要抓好常态化。 避险自救常识之所以称为常识,是因为它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属于经常会用到的知识,理应成为一种常态教育。避险自救常识教育应走进课堂,从小抓起,并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比如地震高发国日本,防震及地震避险自救教育就从幼儿园到大学逐级强化,学生进入社会后,企业的办公室“标配”也包括一个地震应急包。只有通过反复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固化这些避险自救的常识,才能确保人们在遇到险情时能够迅即做出条件反射式的反应,第一时间选择正确的避险自救方式,赢得生存的希望。有的时候生存与否,就在于这几秒内的一个选择。 同时,避险自救常识的普及不能“纸上谈兵”。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进行避险自救教育培训时,经常只是台上讲讲、发本册子看看。但是,一本动则几千上万字的手册,让人去死记硬背,恐怕很多人都会头疼,即便是背会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也很难运用自如。这就需要想办法将避险自救常识变得更容易让人理解。具体地说,可以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或者通过更容易理解的电影画面、漫画动画、卡通趣味示意图等形式,让人明白面对不同紧急情况时该采用什么简易可行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好避险自救课,考验的也许不是科学,而是创意。 避险是人之本能,但科学避险就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常识了。让避险自救常识教育成为常态,我们应当从现在抓起,从小处做起,从自己学起,将常识转化为避险自救的能力,才能“有备无患”。 |
相关阅读:
- [ 08-06]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应当快马加鞭
- [ 08-06]在地震灾难中凝聚强大的民族力量
- [ 08-05]云南鲁甸地震考验救人执行力
- [ 08-05]地震停止,居安思危不能停步
- [ 08-05]鲁甸地震警示农房改造要抓实
- [ 08-05]推广地震预警系统已不能再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