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慎对微留学“镀金”效应

2014-08-19 09:02:22?冯雪珺?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彭博新闻社发表题为《中国学生齐聚波士顿,哈佛变身夏季朝圣地》的文章,提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利用假期赴美国名校短期游学,“为今后留学做准备”。这条新闻牵出了一个新兴热词——微留学。

微留学,指学生团体利用两到三周的时间赴海外名校,体验高校课程和当地文化,也称作海外游学。这种“边学边玩”的国际性文化体验模式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如今在中国、印度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备受追捧。赴美微留学成为热潮,很大程度上与留学趋势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接收国。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最新数据,2013年美国高校共有近82万外国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所占比例达29%,印度和韩国留学生人数分列第二和第三。

提前体验心仪学校的教学模式,不仅对想留学的学生,而且对新移民也颇具吸引力。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新移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移民前就让子女适应教育环境,并做好入学考试的准备。由于近年来美国文化评估测试的推出,跨文化交流能力或成为赴美留学的参考因素,微留学越来越成为给留学申请简历“镀金”的新方式。

但是,微留学的含金量会有多高呢?与高校组织的暑期学校不同,由中介公司牵头的微留学项目课程一般得不到游学学校的认可,最多只能获得课外辅导证明,课程以外则多为“走马灯”的校园游览活动。即便如此,有数据估算,每年仅中国的微留学市场规模就逾16亿美元。动辄上万美元花费仍难抑市场的火爆,微留学“热”反映出买卖双方“你情我愿”的心理契合。在彭博社的采访中,一名中国学生直言不讳:“这种体验本身就是在给留学申请增加筹码。”但除了游览校园,她没有参加任何培训课程。美国财经专栏作家约翰·科根近日撰文《出国游学值得吗?》,指出其昂贵的费用是正常学费的两倍,人们必须算好一笔账——能否在有限的游学中最大程度提升自己,让“物有所值”。

通过微留学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知识,本无可厚非。毕竟,学生作为知识流动的载体,能够带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教育国际化也是大势所趋,而微留学可以算作这个大潮中的一种现象。但是应当看清楚,仅凭微留学“镀”来的那点见识未必实在。教育,绝不是“快餐方式”所能真正实现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