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必过分指责乘客“惊慌逃窜”

2014-08-25 08:26:24?刘  鹏?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在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老外乘客在座位上晕倒,周围乘客无一相助竟仓皇逃窜,引起前后3节车厢乘客惊慌,蜂拥冲出车门,甚至摔倒……8月19日,上海地铁方披露2起典型乘客惊慌案例,乘客对突发情况反应过度,盲目跟风,极易引发次生灾害。地铁方再次呼吁,乘客遇事莫惊慌,冷静判断后合理应对。(8月20日《解放日报》)

公交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遇事确实需要冷静,需要合理应对,反应过度、惊慌失措也确实会造成次生灾害。但具体分析,我们却显然不能对乘客的“惊慌逃窜”过于惊慌,更不必过分地指责甚至嘲笑。

一者,“惊慌逃窜”只是应对方法错误,但应对意识却是无可指责的。因为老外晕倒也好,有乘客的手机冒烟也罢,其都已经算得上是突发事件,而且也毫无疑问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比如,老外晕倒是否是因为传染病;比如,乘客手机冒烟之后会不会爆炸起火等。对此,乘客都需要应对。“惊慌逃窜”虽然大可不必,但及时应对的意识,远离危险、驱利避害的人性本质等,我们没有必要给予过多的否定。

二者,“惊慌逃窜”的环境因素不是乘客所能改变,而且对乘客的过度反应有深远的甚至是主要的影响。其一,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相对封闭,空间狭小,出事之后人们往往无处可躲,因此,当出现事故苗头,躲避得越早、反应得越及时,受到伤害的几率就越小。这直接导致了乘客了的惊慌心理。其二,当下一些事件和社会总体环境,比如频发的公交车起火事件,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频频将矛头对准无辜乘客事件,比如近日正在非洲一些国家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等等,都对乘客“逃窜”心理推波助澜。

三者,“惊慌逃窜”的根源在于对突发事件反应过度,反应过度又是因为没有冷静与合理的判决,但冷静与合理的判断一方面需要相对比较专业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地铁等管理者的及时应对、消除恐慌。但事实上,我们的乘客容易惊慌,是因为他们缺少必要的、较专业化的应对紧急事件能力,而且也很少有人、有机构进行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至少,在各种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乘客迅速反应,总比无视、迟钝、坐等伤害扩大要好吧!

基于此,以笔者之见,老外晕倒,乘客“惊慌逃窜”,这种过度反应确实让人遗憾,但我们却不必过分指责。比指责更重要的是反思,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宣传,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是营造和谐美好、诚信至上、道德放光、法制健全的社会氛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