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与万科宣布,淘宝用户全年花了多少钱,就可在万科全国12个城市23个楼盘直接冲抵购房款,最高可抵扣200万元,这一举动将让淘宝用户的购房成本最多节省10%。 此方案刚刚公布不久,就取得了“奇效”:据统计,页面上线不到半天,已有140余位网友享受到100万元的优惠。 笔者正在苦苦思考如何让大体量、大资金额度、地域属性极强的住房这类商品“触网”,也即互联网思维怎样有效运用到住房这类商品营销上。此时,淘宝和万科创出了一条奇妙、三赢之策。 对于万科来说,在楼市低迷,销售量和价格均滞涨情况下,等于变相降价销售,加大去库存化。万科这几年在房地产经营策略上,始终把握住主动权,效果也非常之好。一个最大特点是,坚持现金为王原则,特别是在市场低迷时,绝不死扛价格,而是顺应市场大势,降价跑量,加速回笼现金。 从目前看,这一轮房地产调整大趋势难以阻挡,调整周期比以往都会长。这决定了对开发商的考验和挑战异常之大。“最难”的时候,才是考验企业决策者智慧和能力的时候。市场都在静观中国最大的房产公司——万科如何出招。这一招终于亮相登台了。与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联合,奇思妙想地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如此销售住房。万科的根本思路还是借力互联网新经济的优势。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郑州亚布力论坛上担心下一个倒下的房地产公司是万科。互联网能拯救万科吗?至少万科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淘宝来说,也是最大的赢家。依靠在淘宝上的购物消费额度抵扣在万科购房的房款,这一招对客户太具吸引力了。以此吸引许多客户进入淘宝平台消费,或者从其他电商平台转移到淘宝上消费。不仅能够促进淘宝上客户量较大幅度增加,更能增加线上客户的消费量消费额,从而吸引更多的卖家进入淘宝平台。 虽然电子商务正在呈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速,但是,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已经开始进入红海。包括淘宝、天猫平台等都已经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自于,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商品质量问题、信誉信用问题以及假冒伪劣问题等,更来自于完全市场化情况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市场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在风起云涌发展,直接给淘宝和天猫等综合性平台带来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奇招,淘宝和天猫平台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窄。 阿里巴巴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除了双十一的时点性招数外,最根本的招数是推出了阿里小贷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与电商平台形成了互动互促,一举扭转了局面,争得了完全主动权。这次,与万科联手推出奇妙性的淘宝平台消费额度抵扣房款买房举措,可谓又一大创举。不仅破解了房地产与互联网融合的路径选择难,而且对淘宝平台业务量的促进将是立竿见影、非常有效的。 对于淘宝上的客户和买房者来说,也是赢家。不仅能够在淘宝消费享受,而且还抵扣购房款项,减轻了购房负担。在淘宝消费额最高可以抵扣200万元房款,额度并不小。这是吸引众多客户纷纷加入到此活动之中的原因。 万科上淘宝网卖房,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房地产的低迷程度。目前,虽然地方政府救市招数迭出,但效果却差强人意。丝毫没有阻挡住楼市颓势,没有阻挡住房价下行大势。而且,开发商在销售上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降价、变相降价、打折、送礼品,频繁发短信,现在竟然把中国第一大房地产公司的万科逼到了上淘宝网销售住房,甚至优惠到用淘宝网消费的额度可抵扣房款的境地。足以透露出开发商的着急和惊慌,这也是王石担心下一个倒掉的可能是万科的巨大危机感和恐惧感。 王石目前困惑于万科下个十年的转型问题,至今没有结果,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因此,才很担心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万科。不过,万科与淘宝联合也许是万科尝试“触网”的实质性起步。我们不能说互联网新经济就注定能够拯救万科乃至房地产行业,但房地产企业一定要有互联网思维,寻求“触网”突破口,先行先试也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此前,万科已经有一套融合互联网新经济的设想,通过与淘宝的合作,也许能够坚定其大踏步融入到互联网新经济乃至互联网新金融的信心。 总之,万科与淘宝联合卖房,给特殊性较强的房企探索了一条转型新路。 余丰慧(河南 职员) |
相关阅读:
- [ 08-28]巨头联手做电商,光靠砸钱是不够的
- [ 08-26]及早对天价月饼转战电商平台出招
- [ 08-20]网购洗发水假冒泛滥,电商平台是“帮凶”
- [ 08-20]茅台拒绝部分电商是种经营策略
- [ 08-19]别放过假冒洗发水的“两个帮凶”
- [ 07-30]电商不该成为网络售假的帮凶
- [ 07-29]第三方售假,电商该担何责
- [ 07-15]约谈电商让反悔权“带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