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城市公共空间亟需交往“新秩序”

2014-09-11 07:37:11?杨于泽?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郑州市发生一桩所谓“气大丢命”的悲剧:一辆公交车上,一老人要求一小伙子让座被拒,双方发生争吵,老人遂打了小伙子四个耳光,不成想心脏病突发,倒地死亡。

这注定将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拒绝让座的年轻人与“气大丢命”的老人,到底孰是孰非?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高叫“老天有眼”。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声称:“这个老人,死于扯蛋的提倡让座口号。不让座,没有任何问题,我说了几百次了。”一位国内知名律师则态度犹疑,一边在微博中表示“年轻人还是让让座”,一边又跟帖说“硬是死成了一个笑话”。

抛开就事论事,换一个更宏观的视角,这其实是一个城市公共空间里行为伦理与交往理性的问题。在城市空间中,汽车与行人、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广场舞大妈与居民等等,都构成尖锐矛盾,形成此起彼伏的冲突。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有人说城市公共空间在缩小,也有人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在扩大。说公共空间在缩小,是因为汽车挤占了越来越多的街道,小区向非业主关闭,人们越来越不得其门而入。说城市公共空间在扩大,人与人之间既有主动型公共交往,还有被动型公共交往,而其“外部性”明显增强。一群打陀镙、挥钢鞭锻炼身体的老人,一堆跳广场舞的大妈,可以使成千上万人“被卷入”其中。

但中国虽然具有五千年历史,但公共空间与公共交往迄今发育滞后,社会上缺乏公共交往的知识、伦理、理性与规则。一位在华日人观察中国,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个个把自己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却在公共场合不那么讲文明礼貌?他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觉得公共空间不属于自己,缺乏维护公共空间秩序感的公共意识。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增多,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公共空间进进出出,但公共交往知识准备不足,规则意识淡漠,轻则闹出笑话,重则造成人间悲剧。近两年,先是汽车司乘与行人相互指责,继而广场舞大妈引起公愤,内地居民因不讲公德而与港台居民发生龉龃,老少人群之间因为让座问题也纠纷频发,其中既有社会不和谐的色彩,甚至还引发族群对立的后果。

有人乐观地认为,一切都有现成的是非判断标准,执行标准,一切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比如广场舞大妈要尊重别人的权力,才有跳舞的自由;公汽上年轻人让不让座是一个道德问题,老人无权强求。甚至有人说,郑州那位被打乘客应向“气大丢命”老人家属索赔。

著名的现代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公共交往需要的是“交往理性”,必须在摈弃权利和暴力的前提下实现所有交往主体的平等对话,寻求最大共识,从而实现公共交往的价值,这是生活世界的最高价值。在中国,年轻人不给老年人让座,这有违传统道德,将使我们的生活世界冷冰冰,甚至失去意义。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公共空间和公共交往日益复杂,我们必须学习如何进入角色。

有句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还要向生活学习。公共空间与公共交往使“生活世界”比以前更复杂,但这里也需要秩序,需要规则与伦理。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确认传统中有价值的部分,并且勇于创新,建构现代化中国需要的“交往理性”。

□ 本报评论员 杨于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