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文化基因如何植入孩子生命中

2014-09-16 08:17:35?江晏 慕朵生 沈寅 赵玥?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古诗文“入脑”更要“入心”

今天中小学教材已经收入的古诗文篇章,总量当有数百篇、近万字之数。然而,除了少数对于语言文学有浓厚兴趣及天赋的学生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表现出的是闻古文则畏惧,认为文言文难学而无用,即便认真学了,也是入脑不入心,只抱着“刷题”的态度,三试一毕,甚至焚书为庆,将知识“归还”老师。

恐怕要反思下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很多年了,我们的学校里教古诗文都是这样的套路:认写生字、介绍文学常识、让学生记住每个字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分析内容大意、归纳中心思想。而且必须与教材、考纲一致,哪怕换一个词也会被打上红叉,因为不够“标准”。经典文章中该有的浑然天成和韵律字面之美感,在这样的标准化分析里很容易灰飞烟灭。

而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显然不应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的“知识点”,而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孩子读小学一年级,我很认同他们现在的一些教学改革,一些古诗不以文字形式出现在教科文本中,而改成了名家吟诵的有声读物,这样有助于让低年级小朋友感受诗文音律和意境之美,同时减少了识字、默写的负担。而学校方面也通过晨读和语文课,让学生们听取古诗吟诵并跟读,效果很好。古诗文如何走进教材、走进教室、植入孩子生命中,需要更多符合规律、因材施教的探索。

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挣脱单一的应试高压,不被功利主义挤榨变形。如是,才能给古诗文最适宜而有效的“浸润式教育”留下一点空间。

江晏(上海小学生家长)

培养对经典的温情与敬意

在古代中国,学校是经典教育的主要场所,无论是官办学校还是民间私塾,莫不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基本教学内容。随着知识更迭,经典教育比重的下降是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教育可以退出,相反,学校应适当并坚定地保留经典教育。

中华民国肇建伊始,曾明令废止小学经典教育,并波及到中学和大学。因为缺少经典教育,国人在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而今天一些偏重技能化、工具化的教育,使不少学生变成“单向度的人”。实现“再中国化”,需要适当增加古代经典篇章在课本中所占比重。从长远来看,则要将经典教育作为必修课和学分课,为学生乃至全民学习经典建立正向引导激励机制。此外,尚须抓紧在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设立国学院等相关教学机构,以培养精通古代经典的专门师资队伍。

经典教育不仅是一种课堂教育,还是一种实践教育。在学校,通过开展诗文诵读大赛,举办“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体验等活动,乃至设计传统特色校训、校歌、校服等,都有利于营造经典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温情和敬意。

慕朵生(旅美学者、哲学博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