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学术能力的张曙光,参选乃至差点当选院士,属于不折不扣的丑闻,反思张曙光这一个案,上升到对院士制度改革的雄阔命题上,才更有现实价值。】 昨天,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北京市二中院一审被判处死缓。张曙光在庭审中曾表示,多笔受贿与参评院士有关。经庭审查证,相关人员证实,他以参评中科院院士为由实际收受1600万元,一部分被张曙光交给其妹夫保存,另一部分被其本人和情妇使用。 赃款去哪了,终于有了答案。众所周知,东窗案发前,张曙光曾两次参选中科院院士,皆铩羽而归,但他曾在法庭供述,受贿的钱财除了用于日常消费、包养情人,还用来为自己包装学问、参选院士。这就给公众留下了想象空间:学界最高荣誉真能花钱买?以千万计的赃款究竟都花在谁身上? 长久以来的烂尾“工程”,今已煞尾,原来并未用来收买院士。这一结果,不仅整个院士群体长吁了口气,漩涡中的中科院如释重负——“张曙光的事情,很多院士生气,我也生气。”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院士曾对记者透露,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不同场合多次谈起此事,希望此案能查清楚。 然而,有关赃款去向的答案却引发了一个新问题:在角逐我国学术界最高荣誉称号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中,之前没有任何学术专著和理论成果的张曙光,仅靠2007年一口气发表的两本专著和5篇论文,就把众多院士给忽悠了,两次参评,一次差7票,一次仅差1票。这不禁令人怀疑,这批专著和论文到底有多高的质量,能入得了众多院士的法眼? 实际上,早在张曙光在参评院士时,就有铁道部工作人员向中科院举报,称张曙光两本专著为捉刀代笔之作。代笔之事,后来被媒体调查证实。既如此,对张曙光的调查,除了受贿,也应该包括他有没有用赃款请人捉刀。忖度常理,为人捉刀,不可能免费劳动,张曙光耗费了多少银两?由于张曙光身居铁道部高位,即便不直接破费,也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或慷铁道部之慨,以达到权力自肥的目的。无论哪种情况,都须彻查。 此外,张曙光承认,对于这1600万元,他打算当选院士后送点礼品或营养品。这又留下了一连串悬念:给谁送礼?礼品价值几何?是否涉嫌行贿?总不可能一千多万都用来买礼品吧?当然,由于只是打算,并不能论罪,但在其心中恐怕有不少受礼人选吧? 虽然法庭认定张曙光没拉票也没送礼,但在院士评选中,公关、拉票和送礼现象是存在的。曾有工程院院士透露,院士评审过程中存在拉票现象,“我只能保证自己不收礼,其他人我不保证”。中科院院士邹承鲁也说过,“有些院士,说得不客气些,没这个水平却被选上了,原因就是做了幕后活动”。 在今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虎扑nba:坦言,我国院士制度存在一些社会关注、科技界反映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有时院士遴选受非学术因素干扰过多。所谓“非学术因素干扰”绝非虚言,这正是院士制度改革的原因。 并无学术能力的张曙光,参选乃至差点当选院士,属于不折不扣的丑闻,反思张曙光这一个案,上升到对院士制度改革的雄阔命题上,才更有现实价值。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
相关阅读:
- [ 05-21]为啥张曙光想成院士
- [ 11-08]张曙光情妇罗菲究竟犯了什么罪?
- [ 11-08]情妇涉贪该当何“罪”?
- [ 09-13]别让院士头衔沦为官员“荣誉”
- [ 09-13]幸亏张曙光没当上院士
- [ 09-13]张曙光参评院士可能会打点谁
- [ 09-12]“清官难做论”需制度化纠偏
- [ 09-12]张曙光自供“贿选”院士,应该彻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