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大将在激活代表履职上再度发力。21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座谈会,会上讨论修改了《虎扑篮球:拓展省人大代表履职途径,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的若干意见(稿)》。《意见稿》明确,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可书面提出要求,紧盯民生热点等议题约见政府官员。《意见稿》再度强调了人大代表有权提出询问案、罢免案和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权力。(10月22日《南方都市报》) 广东人大以“拓展”和“更好”为关键词形成规定,无疑是要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权利予以重申和强调,对基本趋于常态化的“约见”制度再审视、再完善,以期进一步推出激活人大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在笔者看来,确保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的监督效果,必须满足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其一,人大代表要有足够的监督底气。“约见”政府官员是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当代表为人民”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这就需要“约见者”拥有敢于仗义执言的监督勇气,具备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监督能力。为了让“约见”更具现实的针对性、合法性和时效性,“约见者”就必须事先备足功课。比如,加强调研走访、把握民生热点、了解事件原委、熟知相关法规,等等,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其二,政府官员要有谦恭的协作态度。尽管“约见”的情感色彩要比“质询”相对温和,甚至不乏双方沟通与协商的意味,但作为一种监督方式,其严肃性和程序性不可或缺。政府官员必须对此保持清醒认知和慎重态度。 其三,“约见”效果尤需制度保障。“约见”是手段,效果是关键。防止“约见”官员沦为图形式、走过场的监督“秀”,需要对此框以制度规范和程序界定。比如,完善对“约见”审批、安排、频次及问效的制度设计,对代表与官员的两方“约见”介入媒体的监督和人大机关的跟踪考评机制等,既要防止官员不接受“约见”影响代表履职,也要制约人大代表“约见”泛滥影响官员工作,更要力避“约见”室被异化为寻觅人脉的“联谊”场。 □ 张玉胜(河南 职员) |
相关阅读:
- [ 08-27]“套牌代表”政协履新别成“默契球”
- [ 08-26]“人大代表斥官员”何以成新闻
- [ 08-26]“不为民做主就罢免你”的双重警示
- [ 08-26]“人大代表面斥局长”能否复制
- [ 08-15]人大代表头衔不是荣誉品
- [ 08-13]投资“赠”代表资格是招商的底线么?
- [ 08-13]招商送的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
- [ 07-25]切莫责怪“人大代表不愿公开联系方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