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辽宁日报》头版公告并在4版整版刊发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公开信源自于10月21日,一位大学生在辽宁日报官方微信的留言,引起了编辑部的注意。为此,报社采编在省内外几大高校中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并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听了将近100堂大学专业课。公开信中指出,“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11月16日《深圳晚报》)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般常识,早已为公众所熟知,也为公众所传颂。对社会而言,批评与批判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们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文史哲社会科学的老师,具备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底线,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公知”。可以说,高校教师批判社会的权利,理应受到保护,如此才能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思想贡献。众所周知,鲁迅之所以受人尊重,也是因为他“爱之深责之切”,以笔为匕首,揭露社会的丑陋,唤醒国人的抗争。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也有一个场合的问题。批判从来都不该是无处不在的,也从来都不应成为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更不应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抹黑”。以报道来看,少数高校教师的做法,无疑逾越了最起码的底线——他们“呲必中国”、“赞必西方”。这样的批判,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批判。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曾经说过,“理性与批判并重才是最好的方式”。就今天的一些高校教师而言,如何选择理性的批判而不是情绪的批判,的确是值得思考的。 在“呲必中国”的报道出来后,各方都在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众声喧哗下,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的看法的确能给人一些启示:“我完全同意《辽宁日报》的看法。美国的大学和中小学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当然,中国的大学教师也有许多爱国者。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常被中国少数高校教师的“呲必中国”现象所震惊。”由此可见,不理性的批判,的确是一种很刺耳的声音,这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高校作为特殊的场所,的确应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大学精神。不过,如何培养大学生们也有这样的精神,却是一门技术活。如果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动辄就是情绪化的批判社会与国家,必然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误导。毕竟,高校里的教育,不等于乡野里“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巷议,因为讲坛不是私人领域。而“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道理,也应为高校教师所信仰。如此,才能呵护好一个理性的氛围,让批判成为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 英国政治家约翰·弥尔顿在“意见的自由市场”的理论中表示,“各类不同的言论形成了一个观点市场,真知也正是在不同观点的辩论中得以显现。”这与“真理愈辩愈明”的说法无疑是完全吻合的,但很显然,“辩论”是一种理性的批判,而不是泼妇骂街。世界够大,应容得下给高校教师的公开信,因为这是一种友情提示;至于“呲必中国”的课堂,则不应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因为其缺乏最起码的理性。希望当前的争论,能给高校教师一些启示,让他们的批判更加理性,而不是“呲必中国”。(龙敏飞) |
相关阅读:
- [ 11-16]北京高校春节放假最长60天 春节较晚但暑假将缩短
- [ 11-14]致高校老师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 [ 11-14]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公开信:有人课上对国家“描黑”
- [ 11-14]六小龄童走进南京高校 寄语"苦练72变笑对81难"
- [ 11-14]2015年起自主招生挪到高考后 高校“集体静音”
- [ 11-13]印高校禁女生进图书馆 称以免令男学生“分心”
- [ 11-12]网评“中国11大光棍高校” 中国传媒大学上榜(图)
- [ 11-11]昆明高校内开“自助鞋店” 无店员导购受欢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