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功德箱沦为“摇钱树”,是在“与佛争利”?

2014-12-19 18:55:42?高婧?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肯定不少人都会在寺庙中见到功德箱,但是你或许你不知道你的善举或许被有些不怀好意的人给变了味,如今功德箱成为了一些景区的敛财工具。(12月18日 新华网)

在中国人心目中,佛教寺院乃“红尘不到”之地。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佛教“商业化”已成为佛教发展的严重诟病。居高不下的门票、财源滚滚的宗教产业,“借佛敛财”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而这其中,不乏大发其财的景区开发商,嗅出佛教的商业气味之后,居然将“魔爪”伸向了功德箱,其衍生的“功德箱经济”简直让群众匪夷所思。

据大雄宝殿内的一名僧人透露出,写着“广种福田”的功德箱是属于住寺僧团所有,而写着“功德箱”的全都属景区所有。也就是说,信众和游客若投钱到这些“功德箱”,超过七成都成了景区的收入。如此看来,善男信女信奉的“功德箱”却变为景区“摇钱树”“小金库”般的敛财工具,本是用于发展佛教寺庙、救济穷苦灾民的功德款却落入上市公司的囊中,可谓切切实实的“与佛争利”。

当滚滚红尘涌入寺院山门,打着宗教的旗号敛财,已经脱离了正常宗教信仰的范畴。在“与佛争利”的背后,凸显的是善款去向的不透明、制度的空白以及执法的乏力。一方面,善款虽是一元十元不等,但积少成多便也是一大笔款项,善款既然取之于民就要用之于民,相关部门必须公开其去向和用途;另一方面,对于寺庙等宗教场所的功德箱规范管理,除一些地方性探索之外,尚无全国层面的统一规定,制度与执法的“网开一面”也为“功德箱经济”开了绿灯。

“借佛敛财”让“功德”沾满了“铜臭”,当务之急必须给“功德箱经济”带上“紧箍咒”、念上“监管经”、划上“硬杠杠”,以釜底抽薪的态度铲除“与佛争利”的死角,让善款去向回归正轨,给信众的行善之心找到归路和出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