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出租车难题

2015-01-07 08:31:02?晏佳伟?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合肥的出租车司机说,他们还不如骆驼祥子。”在看到沈阳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的新闻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如此感慨。

不如“骆驼祥子”的出租车司机们罢工了。1月4日晚,@中国网发布沈阳上千辆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的消息称,司机在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罢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对“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的兴起表达不满;相关部门对黑出租、套牌出租整治力度不够;1月1日起沈阳取消1元钱燃油附加费。

沈阳出租车司机所受的“委屈”,似乎只能通过集体罢运的方式宣泄一番。但在“任性”过后,他们面临的问题依然是问题。

“滴滴”专车、“快的”专车是第一击。“滴滴”“快的”等线上租车服务,将移动互联网的优惠与便捷引入传统租车行业,给出租车司机们带来了阶段性红利。去年年初掀起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成为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们的狂欢季。但好景不长,在培养用户的线上打车习惯之后,“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开始“过河拆桥”,推出了针对商务人士的“专车”服务。优质的车辆和还算亲民的价格,使得私家车的“专车”服务开始蚕食普通出租车的市场。

打车软件正在将出租车市场的原有利益格局打乱,@快乐出租车发出呼吁:“希望广大的出租车司机不要再使用打车软件,合力打击黑心的打车软件。‘快的’打车、‘滴滴’打车是出租车司机们支持出来的,现在却利用这个平台跟出租车抢活,真是没有道德良心的企业。”

眼下,各种“专车”极速扩张,但上海、沈阳等地主管部门将之视为“黑车”,且出台政策加以限制。沈阳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后,当地也立即表示,“对于出租车司机提出的‘滴滴’专车、黑车非法营运等问题,相关部门将采取治本的方式加以解决,会同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打击非法营运的措施。”

打击“专车”和黑出租车,就能解开沈阳出租车司机的困境?恐怕不能。@人民日报评论认为,真正让出租车司机频频罢运的病根,并非抢夺市场的“专车”软件,也不是取消1元燃油附加费造成的损失,而在于深层次的配额制管理——“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把出租车车辆号段绝大部分放到出租车公司。由于事实上的垄断,出租车行业发展极为畸形:出租车数量长期不增加,形成、加剧打车难。”

不仅如此,出租车公司还通过高额的“份子钱”坐收渔利、一本万利,而出租车司机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大部分盈利都缴了份子钱,而且权益缺乏保障。

“不断高企的‘份子钱’是出租车司机群体不能承受之重。”有媒体给沈阳的出租车司机算了一笔账——“为了在刨除份子钱后能多赚些钱,司机们每天的出车时间接近12小时,即使这样,每天能收入腰包的利润也就100元左右。以此计算,一个出租车司机每月的理想收入约3000元。按每日平均最低接20-25单估算,如果每次少收1元钱计算,每月累计收入会减少600—750元左右。这个数字占到司机正常月利润的20%到25%,显然是沈阳的哥们所无法接受的。”

压在出租车司机身上的“大山”如何推倒?如何让百姓享受到既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的用车服务?@人民日报给出的建议是,要在出租车领域深化改革:“市场的事,应该由市场说了算。随着矛盾的深化,应该是逐步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这才是让司机和市民都受益的治本之策。”

“主流媒体开始关注出租车行业的垄断和腐败了!”@老徐时评为@人民日报的呼吁点赞,认为盘踞在出租车行业的利益盘剥终于得到阳光照射。党中央机关报倡导发话之后,有网友进一步建议,如果政府能加强监管,确立一套多方参与的灵活调节份子钱的商议机制,甚至向民间资本开放出租车市场,让初始投资下降,彻底改善出租车生存发展的市场环境,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出租车行业垄断。

不过,从大趋势来看,打车市场终究需要更乐观的心态去拥抱新兴的移动互联时代。如今民间“专车”进入出租车市场,传统出租车行业感到了威胁,于是想通过罢运和借行政之手限制竞争对手,但这种应对方式并非长久之计。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势在必行,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出租车公司,目光都要更长远一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