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让“获得感”激荡改革大潮

2015-03-02 09:13:58?詹勇?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多问问群众的获得感,以之作为试金石,去检验改革的成效;又通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增强社会对改革的自信心,不断凝聚改革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进入3月,伴随着蹄疾步稳的改革步伐,两会时间窗口徐徐开启。在人们心中,这是一年中蕴含期待最多的日子。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日前,虎扑nba: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了广泛共鸣。“获得感”作为一个理解改革、展望未来的关键词,具有沉甸甸的民意分量,也喷薄着来自现实的热力。

何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从两会前夕媒体推出的各类调查中,可以获得直观感受——收入分配、反腐倡廉、社会保障、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成为热点话题,“起跑线上看公平”“把‘老虎’‘苍蝇’打下去”“让冤假错案更少”“让蓝天更多些”等网络留言表达社会诉求……从国计到民生,从主观到客观,“获得感”所追问的,有切身利益的保障,也有公平正义的实现,有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有政风社风的净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百姓之心为心,重视人民的“获得感”,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大潮的鲜明导向。在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公车改革、简政放权、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单独两孩”、打破“一考定终身”等改革举措,以破竹之势推进,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逐渐增强的“获得感”,让改革在人心深处写下了新注解。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果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么增进人民的获得感,也必是永无止境的努力。从迈出“最先一公里”,到跑完“最后一公里”,让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最是考验决心与勇气,最能检验韧劲与干劲。

在基层,群众有一种说法,去机关办事“不怕局长怕股长”。好好的便民政策,在中间的执行环节变形走样,让改革成效打了折扣。现实中,类似这样的“中梗阻”现象并不少见。近期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仍有超过78%的受访者认为去政府办事“很麻烦”或“比较麻烦”;办一个手续,有13.1%的人跑了10趟以上。“干部不紧不慢,百姓急得团团转”,这样的现实感受警示我们,只有突破“中梗阻”,才能让改革具有“连上下而通之”的穿透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深化改革,破解“中梗阻”,还得在“实”字上狠下功夫。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就下好了先手棋;“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就能打好主动仗。

梳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的十次会议的内容,不难发现,“落实”是总书记念兹在兹、一再强调的重要课题。今天的改革,是充满挑战的攀爬,非督检责实、抓铁有痕不可促之,非汇集众智、凝聚众力不可成之。突破“中梗阻”,多问问群众的获得感,既以之作为试金石,去检验改革的成效,去考察政策的落实,从而不断推动改革进程;又通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社会对改革的认同感、自信心,从而不断凝聚改革力量。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2015,上承“十二五”收官,下启“十三五”开篇,是一日不可虚度的关键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承载人民期待的代表委员们步入两会民主殿堂,改革巨轮开始新的起航,中国故事挥写新的篇章,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也迎来新的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让我们在这个春天共同为梦想耕耘,以扎扎实实的劳作,去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未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