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提高国民医学素养不能靠危言耸听

2015-03-02 17:38:35?娄献忠?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一篇《输液=自杀,终于上央视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内疯传。文章称“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并陈述了输液的种种风险。昨日,记者采访了福州多名医生,他们均认为,该文章对输液风险言过其实,甚至有些危言耸听。(3月1日《海峡都市报》)

许多患者都认为输液后病好得快,一到医院就要求输液,这是一个客观情况。某些医生为顺从病人要求,或者被药品提成的利益驱动,习惯于为病人输液治疗,这也是一个客观情况。很明显,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医学原则。

医生的医德高低,咱们暂且不论,只说许多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效果已经近乎迷信,这实在是一个认知上的误区。纠正这个误区,对提高国民的医学素养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通过危言耸听的方式,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将输液治疗“妖魔化”,使人一听见输液二字就对医生心存芥蒂。正确的态度,应如记者所采访的医生所言:患者别主动要求输液,也别一味拒绝输液,需不需要输液从病情出发。

国民医学素养需要通过普及医学教育和医学常识来提高,而医学教育和医学常识的普及又必须实事求是,秉持科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具体到输液方面,我们既不能放大,又不能缩小输液的疗效或危害,更不能将正常的输液治疗斥之为“自杀”。倘若言过其实,以讹传讹,就可能误人病情。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的普通人,最忌的就是偏听偏信。如果不幸染恙,条件又允许的话,最好能“病看三家”,多听几个医生的意见。倘若平常无事,不妨多看点医疗与健康方面的书籍,多交几个医护方面的朋友,使自己的医学素养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