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虎扑篮球: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公益性,是基本定位,体现改革重点所在。医改推进至今,公益性方向越来越突出,如今的考虑,则是从具体手段上落实公益,把抽象原则变成具体现实。 2009年,被称为“新医改”的《中共中央、国务院虎扑篮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新医改”从启动之时,就立志于打破此前医改方向模糊不清的格局,将公益、保障列为最核心的使命。中央政府报告显示,到2013年,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另据人社部消息,在2015年内还将实现大病医保全覆盖;今天,公立医院如何落实公益属性,成为改革进一步锁定的问题。 经过了几年市场与公益之争,答案已经明朗。在上世纪90年代末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中,医疗行业裹身其间,市场狂热冲击之下,纷纷走向改制、产业化的道路,或是公立医院私营化,或是医疗服务商品化,“看病难”的问题没有极大缓解,“看病贵”的问题反而继之而起。最终,出现了“医改失败论”。医疗必须遵循公益化方向,这个认识在今天已无需多费口舌,现在的力气,正是集中在如何发挥公益的效率上。 市场代表效率,公益代表公平和保障,但这不是简单化的,“新医改”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让公益也能生产效率。市场仍然会发挥作用,但只是补充、借用,不能是主导。公益也有公益的逻辑,譬如公立医院走向公务法人结构,遵循医疗专业规律,撇清其他非专业因素。总之,既要解决看病难,也要解决看病贵,公平与效率缺一不可。 医改,专家们讲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有的主打公费,有的主打市场,也有的兼而有之,但各自都出现了问题。这些年,中国推动医改,美国医改的热闹也不下于我们,从世界范围看,医疗体制是我们的社会学科、国家政策最难以把握的,比市场体制、国家体制、社会体制都难研究。难处,就在于医疗乃人道精神的核心体现,必须有公平和保障;医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社会需求最迫切的东西,它的供给如何跟上,往往令人头疼。我们今天的新一轮医改,正走在了这个核心问题的节骨眼上,以前我们老说师法欧美,今天更注重道路自信。谈论医疗改革,必须做出老老实实的独立思考了。 这肯定是一个“硬骨头”,从深改组开始顶层设计,也体现重视之规格。解决了这个问题,国家社会的稳定,也有了更充足保障。向更远处看,在一个公益行业做出效率,是具有改革标本意义的伟业,今后的很多难题将可引以为鉴。 今天,公立医院的种种乱象毋庸回避,革除旧弊,另立新章,必然将唤回健康的医疗风气,乃至社会风气。不能再口头讲公益,必须从行动上落实公益,发挥公益的效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