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石向阳 4月12日,北京启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倒计时50天宣传活动。这部《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最全面控烟立法”,规定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的、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烟。与此同时,“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微信举报违法吸烟行为,同时三种备选的劝阻吸烟手势“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也引起市民广泛热议。北京将要依法、全面向公共场所抽烟“宣战”。 控烟关键在于制造不方便感 乔杉 说句实在话,对于烟草危害,抽烟的人甚至比不抽烟的人还要知道得多。有几个人不重视健康?大多数抽烟的人,其实也知道抽烟的种种危害,在私下里也偷偷看过“烟肺”的图片,也曾胆战心惊过,甚至下过戒烟的决心。只是想到危害是长期渐进形成的,而且实在舍不得那一口,这才会在抽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戒烟需要动力,也需要推力。这也是有资深烟民讲的,“烟民们抽烟不便,很多时候就不抽了”。确实是这样,抽烟毕竟不是吃饭,不存在非此不可。如果不具备条件,或者需要付出太多代价,很多人可能就不抽了。而“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实施,恰恰带来了不方便。如果在所有“带顶的、带盖的”地方,真能做到有禁止、有监督、有惩戒,相信很多人会少抽甚至不抽。 能不能制造不方便感,对于推动全面控烟有着莫大干系。这种不方便感,一是有形的,也就是从空间上限制“想抽就抽”,比如说明确更多的不抽烟场所,而且乱抽烟会受到惩戒。二是无形的,从文化上剥离抽烟的外在快感,制造一种戒烟的氛围,让抽烟的人活在异样目光中,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其中的一个关键,就在于不抽烟人怎么看怎么做。 人都是活在别人目光中的,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很在意别人评价。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空间,大家都不抽烟,或者不抽烟的人很敏感,并且形成强势性的权威意见,即便烟瘾很大,也得“看人脸色”。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不抽烟,那么子女即便想抽,也得偷偷摸摸。很多成年人在办公室大抽特抽,一旦回到家中立马掐了烟头,原因就在于妻子和孩子反对抽烟。再比如在一个单位,如果领导抽烟,甚至公开抽烟,那抽烟就蔚成风气;如果领导不抽,甚至公开反对,那抽烟就成了“过街老鼠”。 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史上最严控烟的落实,不抽烟人的态度其实是很重要的。央视主持人、北京控烟大使郎永淳讲,“以前每次身边有人吸烟或社交场合有人让烟,我都会调侃说,我不吸烟,但却蹭了你的二手烟。这个二手烟我不想蹭,还是请你把烟熄掉吧。”千万不要忽视这种监督作用,很多人就是因为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从而减少甚至不再抽烟。而有一些人,看到身边没有人制止,认为没有人在意,从而在办公室、公共场所大抽特抽。当抽烟的强气场形成后,即便有怨言想制止,也会有心无力。 这也是我们想讲的,“史上最严控烟”没有旁观者。对于抽烟的人来说,要增加文明自觉;对于不抽烟的人来说,也要大胆维护权利,营造文明环境,给抽烟人增加不方便感。不要忽视监督的作用,这其实也是助人戒烟。抽烟需要尝试,戒烟需要勇气,你的一次自觉的监督,甚至可能成全别人一段戒烟的佳话。 |
相关阅读:
- [ 04-14]控烟:远非劝阻吸烟手势所能解决
- [ 12-04]控烟绝对化和扩大化了吗?
- [ 11-27]控烟控酒,挪威法律为何有威
- [ 11-26]控烟,立法容易执法难
- [ 11-26]控烟应首先处理好烟草销售、宣传和禁止三者关系
- [ 11-26]控烟起效关键要破监督执法困局
- [ 11-26]银幕控烟立法不妨有些例外
- [ 11-26]全面控烟不妨先戒影视剧中?明星的“烟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