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护学行动”该怎么护最有效?

2015-05-26 17:11:31?韩玉印 柏文学?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起至6月30日,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以“关爱学生、保驾护航”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幼儿)交通安全“护学行动”。行动期间,全省将严查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以及学生无证驾驶摩托车上下学的行为,并加强对校车的监管力度。(5月26日东南网)

“护学行动”不能一查了之

韩玉印

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以及学生无证驾驶摩托车上下学,再加上他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随意性强,想跑就跑,想过马路就立即横穿,令正常行驶的车辆防不胜防,确实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祸根”。福建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护学行动”,充分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关爱。但笔者认为,为中小学生保驾护航,不仅要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之规定,更应该要除根,解决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不能学“庸医治病”,治标不治本。

笔者认为,中小学生无视交通规则,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以及学生无证驾驶摩托车上下学,当然是道路交通安全之标,而如何上下学才是道路交通安全之本。因此,“护学行动”不能一查了之,首先应该对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下学的同学进行摸底调查,看看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交通工具上下学,究竟是所处位置比较偏僻不能搭乘校车,还是校车的运力有限,坐不上校车,还是不愿意乘坐校车。如果是校车运力有限,或地处偏远,该如何解决,才是解决学生上下学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

因此,解决中小学生上下学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不仅要查,更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查不解决实际问题,过段时间还会“旧病”复发。

“护学行动”还需家庭、交管各方协力

柏文学

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联合开展以“关爱学生、保驾护航”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幼儿)交通安全“护学行动”,很有必要。然而,仅靠教育部门单方发力还不够,“护学行动”还需家庭、交通、工商管理各方协力。学校老师固然对学生的影响力大,可是如果父母迁就纵容孩子的不当要求,会让学校教导和要求的效力大大打折。譬如有学校禁止学生驾驶改装的极速电动车或大功率超速电动车,但在某些父母的允诺下,少数学生还是偷偷驾驶超速电动车,为了规避学校的检查,就把超速电动车停泊在校园外。所以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学校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安全。

交通管理需要给力。交警发现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学生驾驶电动自行车或有学生无证驾驶摩托车上下学的行为,可能现场不能扣留车辆,以免影响学生按时到校上课,但可以记录学生的姓名、所在学校等,上报交警部门,统一联系相关学校,并在官方网站通报,以便警示。

政府质量监督和技术标准管理部门以及工商部门也要尽责。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禁止生产厂家生产及私人定制超速电动车,禁止商家销售超速电动车,禁止维修店家改装极速电动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