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教师进城被“顶替”,更值得追问的是什么?

2015-06-25 17:29:23?高永维 晴川?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龙岩上杭老师小陈,在乡下教了3年书。今年上杭城区缺老师,需要从乡下教师队伍中遴选,他怀揣着进城梦,报考了。成绩公布,小陈成绩靠前,本以为进城是“板上钉钉”。可他怎么也想不到,6月17日,上杭县教育局称,他不符合报考条件,被后来者“顶替”。(6月25日《海峡导报》)

教育局乌龙审核不该让教师埋单

高永维

像小陈一样被“顶替”的,此次一共有37人。面对破碎的进城梦,这些教师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解释,更是晒在阳光之下的公平。

上杭县教育局给出的“不符合报考条件”的答复,未必不具有合理性,但是不符合条件为什么还能通过审核并参加考试?如果是“审核工作疏忽导致”,那为什么考试前、考试中都没有发现,而是等到成绩公布了之后才发现?据此来看,上杭县教育局不仅是“工作疏忽”,而且还是后知后觉。

从乡下遴选教师不是一件小事,教育局一定会准备各种预案,集中精力组织遴选,“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且在农村工作满3年”的报考条件,不可能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样的情况之下,审核工作仍然出了问题,而且还是网上和现场审核两关都没有发现,这要么是教育局组织不力,要么还真是其中藏有猫腻。

现在上杭县教育局拿出的解决措施是,“除5名老师因名额条件限制取消成绩外,另外32名老师将保留成绩,在农村工作满5年后进城”。这样的处理方案,看起来充满了人情味,但实际上却是让教师在为教育局的失误埋单,让事件中本来没有犯错的老师们,在帮助教育局“消化”错误。

被“顶替”的教师暂缓进城,“严肃追究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上杭县教育局的所谓解决措施,实际上是迅速撇清了自己的关系。不管是乌龙审核本身,还是在其背后隐藏的谜团,教育局都难脱干系,他们的责任又由谁来追究呢?

相关:农村教师“进城”更有追问价值

?? 农村教师“进城”更有追问价值

?? 晴川

这起教育部门自摆的乌龙案事关招考程序是否透明合法、录用是否公平公正问题,影响不可谓不大。就目前处置方式和结果看,原因基本查明,未被录用者也有了一个确知的、差可接受的结果。而其中暴露出的责任心缺失等机关作风漂浮问题,当引以为戒,并追责到人。只有给社会、给教师一个明确客观说法,方能平息事态,赢回公信。

而掩藏于这起事件外衣之下的其它问题,似乎更有追问和反思的价值。譬如,为什么要如此大张旗鼓地从农村招聘教师进城?又为什么有那么多教师争相逃离农村?

说实在的,现在学校要招聘到教师,一点都不难,师范院校毕业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育人才储备库。从这个人才库中精挑细选,应该说更符合常理,也可以避免暗箱操作。为什么舍近求远?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看中了农村教师中的“优秀者”,让农村优秀师资“洗脚上城”,为城里的孩子服务。

我们时刻在讲,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大的公平。将优秀的农村教师网罗到城里,从个人角度说,这是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但从农村学校的未来大局看,对于师资本就薄弱的农村学校,无异于蚊子腿上剥肉,令农村家长寒心。而这种“抽水机效应”所带来的负能量,对农村教育甚至是致命打击。一面高喊着要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一面又在制造教育不公平,人为拉大城乡教育差距,这是很令人沮丧的一件事。

面对城乡教育资源倒挂严重这个不争事实,从城乡教育公平角度出发,从教育发展大计考量,如何让农村学校留住人才,这更应该被考虑。很大程度上,农村学校更需要城市学校送教下乡,送师支援,这是雪中送炭。而不是把农村学校当成城市教师的集训地、试验田,一待成熟就召唤进城,给城里学校锦上添花。如此一棍子搅乱农村教师的心思,有无必要,应不应该,值得怀疑。

在这起乌龙事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参与角逐人数爆棚。那一列长长的队伍表明,他们对职业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是多么缺乏!僧多粥少迫使绝大多数教师最终只能铩羽而归,但如果城乡教师在生存状态的较大差异不能及时扭转,“孔雀东南飞”也不过是早晚的事。这才是更让人忧心的核心问题。如何牢牢抓住农村教师的心,使他们乐意扎根基层,安心农村教育,而不心有旁骛,要远比给他们换舞台更复杂更现实更有意义,也为全社会所乐见。这需要有关方面积极作为,尤其要在待遇、职称评定、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但现在看来,显然还有很远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