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治已是共识,当法院的权责一致成为改革的目标,从“官本位”到“法本位”的信访改进路径,也理当成为共识。】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篇虎扑篮球: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现状的调研报告近日公开并引发热议。报告提到,“信访不信法”现象愈演愈烈,不信任、不遵从司法的极端行为时有发生。而就在上个月,海南省高级法院公开宣布,今后将不再开展全省法院集中大接访或院领导定期接访活动,法院领导对当事人反映案件情况的来信既不再作出批示,也不再回复。 同一时期,法官员额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等司法改革,涉法涉讼信访案件回归司法,取消各地进京上访人员排名等信访改革也在一定领域内受到质疑,这些曾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改革似乎都已进入了胶着期。 不过,江西高院这份拥有颇多实证数据的调研报告并不构成对改革的证否。相反,它为上述正在行进中的改革又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证据。比如,当事人“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心理突出,这并非是新一轮司法改革和信访改革的产物,而是新一轮改革启动前就已存在的怪现状。调研报告援引最高法院的一份情况通报显示,2011年到最高法院68940件次涉诉来访中,属于重复来访的占60.1%;2010年,该比例达到69.6%。即便在最近两年中,最高法院所受理的重复来访数字仍然高企,也并不能证明改革的失败。占全国信访总量70%左右的涉法涉讼信访案件回归司法,短期内必然会对法院带来相当程度的冲击。 法院处理信访案件还面临制度障碍和理念障碍。信访的本质是“官本位”。维权者选择信访,尤其是选择上访,很多时候“只为遇上一个可说服的官员”。而司法是典型的“法本位”,强调生效裁判的确定性,这也是法院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由来。过去司法权威不彰,既与法院自身在某些个案上存在司法不公有关,也与信访制度和其他足以影响司法的法外权力紧密相联。随着国家法治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信访迫切需要与司法接轨。法院也迫切需要在排除外来干扰的司法环境中,以制度化的正义来重建司法权威。 因此,涉法涉讼信访案件回归司法,并不是要让法院取代信访局,作为信访人的接待主体,而是要让涉法涉讼信访案件回归到司法程序。有理由相信,海南省高院不再开展“大接访”的做法,将大大减少法院的信访受理数。当然,这也不是要阻碍或剥夺当事人的维权管道。当事人如需反映案件情况,可直接向承办法官或者合议庭提出。因为在“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司改精神下,院长、庭长不再过问案件是基本要求。对信访案件的依法处置,就是要在正当程序中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当法治已是共识,当法院的权责一致成为改革的目标,从“官本位”到“法本位”的信访改进路径,也理当成为共识。从此意义上说,海南高院的信访变革理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