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政府债务规模增速加快须警觉

2015-08-06 08:07:50?北青报?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扩大投资仍是难以放弃的手段,政府债务很容易再创新高,为社会经济运行埋下隐患。政府应当对负债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加强财政预决算管理来控制政府负债增长。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政府负债总额超过56万亿元,比2012年度增长近两成;当年度政府资产总额为111.9万亿元,比2012年度增长近一成。两相比较,政府负债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资产增长速度。

根据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到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都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并向外界公开,这将使政府的财政结构明晰化,也便于公众对政府财政进行监督。此次由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指政府总体,二是指政府的组成部分。而政府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它包括各种行政单位、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使用行政事业编制或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的社会团体,以及由国家拨款建立、主要资金来源为国家拨款的基金会等等。现在说的政府债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府债务应该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资产负债表显示,到2013年底,中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这部分债务为20.7万亿元;除此以外的更多政府债务,其实包括了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社保基金的缺口等。

中国政府背上了56万亿元债务,听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曾经宣布做到了“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但事实证明,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要进行经济建设,如果政府不举债,所有的资金需求全部用财政资金来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重对民众的税赋征收,由此必然激发巨大的社会冲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摒弃了这种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狭隘思路,政府从发行国债和接受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起步,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政府举债已经多样化,并且基本上采取了市场化的手段,政府债务总体上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举债可以毫无节制。最近几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使政府四面楚歌,社会也出现了急剧动荡,民众生活处于困境之中。中国虽无这种危机,但为了GDP保增长而不断扩大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使得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并且从原来限制在只能由中央政府举债扩展为省一级和地方单列市政府也可举债。从此次中国政府资产负债情况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2年,中国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年均增长一成,2013年增长率一下子提高到两成,政府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资产增长速度,这种负债增速大幅加快的趋势,应当引起高度的警觉。

面对中国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有人以美国为例,认为无妨大局。的确,美国的国债规模已超过自身的GDP总量,中国、日本等较大经济体都是它的债权人,但这并没有影响美国社会经济的运转和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但是,美国之所以能够如此作为,是以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依赖为底气的,一旦遇到危机,它可以通过“加印美元”来让各国分担其危机。相比之下,中国没有这样的条件,政府债务规模扩大以后,政府很容易为偿债需要而加大货币发行量,但由此必然导致人民币在国内的币值下降,让普通民众承受严重后果。

目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扩大投资仍是政府难以放弃的手段,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债的发行已经开出口子后,政府债务很容易再创新高,为社会经济运行埋下隐患。政府应当对负债问题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加强财政预决算管理来控制政府负债增长。从这一点来说,此次公布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向民众晒出政府资产负债的“家底”,也可视为在这方面作出的一种努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