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别对老人之死只做道德解读

2015-09-08 08:16:13?陈广江?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8月30日下午,河南开封暴雨,路面积水成河。一60岁老人骑电动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后又退回,一女子劝人帮忙未果后也离开。3分钟后,老人被另外一群路人拉出,却已逝去。(9月7日人民网)

老人摔倒水中,因无人相扶,不幸身亡。在对“道德滑坡”的谴责中,这起老人摔倒死亡事件引发舆论讨论。虽然视频中显示确实没有人最终参与救助,但面对老人的死亡,我们还需要保持一份理性。

诚然,对于扶与不扶的讨论,大多将聚焦点放在好人被讹的“前车之鉴”上,认为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用立法来保护好人,鼓励好人的施救。像《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就明确规定,助人者不用自证清白,举证责任由被救助人担负。

只不过,急救不仅是一个道德和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知识和技巧问题,在短短3分钟,众人的“不扶”并不意味着道德的集体坍塌,因为你无法排除路人因不懂急救知识而不敢贸然伸手的因素,也不能无视老人最后被一群热心路人拉出的事实。老人不幸身亡,令人痛心,但不宜做过多道德解读。

诚然,冷漠围观、见死不救一定程度上存在,但面对个案,面对悲剧,我们应警惕那种夸大其词的负面解读。在正视社会的道德困境,支持用立法的力量保护好人施救,也更要正视急救常识匮乏的事实。

面对行人突然溺水、摔倒、晕厥等的发生,没有急救常识和技能的人,确实有时候难免不会帮倒忙。就拿溺水来说,就算是游泳老将,也未免能轻松救上来沉溺的人,类似一人溺水,救助者同时溺亡的现象也常见诸报端。我们鼓励见义勇为,鼓励临危相助的善举,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理性地拿出更为合理的救助方案。人工呼吸如何进行,人晕厥了除了等待救护车到来进行专业抢救外,我们能否先做些什么行之有效的举措?

我们要去救助他人,但前提是我们要有救助他人的能力。相关的技能该如何进行训练和获得,如何让更多老百姓都懂得,恐怕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媒体都参与其中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