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地铁乘客的“二郎腿”要不要放下来?

2015-10-16 08:14:51?张卫斌?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引来不少网友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10月15日出版的钱江晚报发表评论认为:如果我们拒绝妥协精神,那么争完了二郎腿,明天同样可以为别的什么事情争起来的,我们将一直被类似的争论所绑架。如果不希望反复上演同样的戏码,我们还是把有形或无形的二郎腿放下来吧。

评论指出:“地铁车厢不同于商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地铁车厢封闭而狭小,没有弹性。嫌公园里太喧闹,可以不去公园,可以绕道;但很多人不能不坐地铁。”这一观点显然经不起推敲。公园、商场、地铁虽同属公共空间,但其属性并不同,公园本来是供大众休闲的场所,去公园不得高声喧哗是一个起码要求。

虽说杭州地铁营运方倡议“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初衷,也是为了“文明乘坐地铁”。但是,从功能上来讲,地跌终究是一个交通工具。地铁乘客的“二郎腿”要不要放下来,值得商榷。

必须厘清一个问题:二郎腿是不是一种不文明坐姿?对于这一问题,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认为,“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诗人流沙河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了二郎腿的来历。据流沙河介绍,都江堰二郎神像原先是坐姿,跷着二郎腿。上世纪80年代,二郎神像被改塑成立姿,二郎腿也就不见了,“神秘之感丧失殆尽”。流沙河认为,二郎神坐姿雕塑留着远古神话尾巴,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词失据,后人难以考索,实在不值。可见,二郎腿是治水功臣二郎神的“标配”,从一开始就没谁觉得不文明。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跷二郎腿?舒服是主要原因。跷二郎腿,与其说不雅,不如说是人的某种生理需要。

文明礼仪的确是个好东西。但是,礼仪也要分场合。比如,平时在自己家里,过分的讲究礼仪,就显得别扭。出门在外,公民固然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尽量不要影响他人。但是,当下某些规定,似有矫枉过正之嫌。以坐地铁为例,全国并无统一要求,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条例五花八门,有规定坐地铁不能喝饮料的,还有规定衣衫不整者不能坐地铁的。这些规定,有的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有的已经远离“以人为本”的初衷。

不就是坐一趟地铁嘛,真的不要人为的设置太多的繁文缛节。如果这个也不能,那个也不准,岂不是“只许规规矩矩,不能乱说乱动”?这哪里是在坐地铁,简直就是受刑嘛。弄得这么紧张,谁还敢坐地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