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个孩子的遭遇引发关注。因为出生时难产导致发育较晚、好动,8岁的小轩今年9月才入学。但上学没几天,班里其他同学的家长就联名抗议,称小轩严重影响了该班学生的学习,要他离开。尽管校方有所协调,但至今没有结果,小轩仍待在家里。 小轩到底好动到什么程度,对其他学生有着怎样的影响,报道没有详细说明。新闻只提到小轩并未打骂同学,而家长们反对的理由是小轩上课不专心,好做小动作,说话不着调,有时候还会做出怪异的表情。总之,不希望自家孩子与其共同学习。仅仅因为与普通孩子不一样,就失去了上学的权利,这无疑令人遗憾,尤其是在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今天。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对弱者的态度。而能否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差异,可以作为判断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在不少发达国家,尊重每一位孩子受教育权、关注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的融合教育模式,已被纳入教育体系。让特殊孩子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与同龄人共同成长,这是融合教育最大的优势。而目前,特殊孩子被其他家长联名驱逐的事件后,大多数人是希望其他家长能够以“帮扶”“献爱心”的心态去施救,而得到的回应也多半是“帮扶只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可以”。实际上,融合教育自上个世纪70年代于美国开始试行,到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所接纳和推行,人们惊讶地发现,受益更多的是普通孩子。 融合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不同的生命形式,学会尊重生命的多样性,懂得关爱。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从小懂得尊重差异,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相信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即使联名抗议小轩入学的那些家长也不例外。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围堵校门的霸道行为、对待弱者的狭隘态度,极有可能被自己孩子效仿。毕竟,家长的示范力量是强大的。要想培养出尊重他人、懂得宽容、有担当的孩子,就要学会从尊重差异开始。 对于正常孩子而言,学习怎样和自己不同的人相处,也是一种能力。例如,在与特殊孩子的互动中,普通孩子必须学会有效沟通去处理问题,也因此可以收获自信心、发展领导力。如今,研究已证明,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实行融合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对他人的接纳与关注,能够促进幼儿的主动帮助行为,能够消除幼儿在关注他人方面的性别差异。 当前,要让我国的融合教育被大众理解且有效实施,还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大部分学校依旧闻特殊孩子而色变。而即使是愿意接收特殊孩子的学校,也大多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只能任由特殊孩子自生自灭。从小轩的遭遇看,我国的融合教育之路还很漫长。(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