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流量的咸猪手”是新兴事物,需要人们共同的耐心。更重要的,则是综合性执法防火墙的构建,由监管部门牵头,会同运营商、软硬件供应商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一道,抓紧竖起安全屏障。】 智能手机的“流量错觉”,终于有了说法。据新华社报道,偷走我们手机流量的“咸猪手”主要是各类恶意软件。一些APP对流量的非正常消耗已成通病,每天都有大量不知情的用户被占便宜,有数据显示,国人一年为此至少多付出400亿元。这令人震惊不已。而之前躺着中枪的运营商们,也被证实“偷”流量成本太高、几无可能。 原因现在很清楚了,过半的流量都是由恶意程序引发的。但是到底如何引发的,还存在技术上的“黑箱”。对消费者来说,以往打电话靠时长计算,发短信靠条数核实,总会有统计与说法。而流量时代,看不见、摸不着的偷窃着实让人头疼,武汉一位女士的手机一夜之间流失了50G流量,最终也查不出个所以然。因此,确实到了不破不行的关键时刻,而问题是,对“咸猪手”该怎么破? 谁家的娃,谁抱走,是市场经济伦理的一般规矩。比如,运营商们要继续加强自律,公开透明成本收益,同时也要积极主动为清查流量陷阱提供方便。对于手机硬件与软件的供应商来说,必须守规矩、有底线,不能肆无忌惮背地里搞些自动更新、自动下载的猫腻。当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用不着的软件就删除,该关闭的功能赶紧卸载。 各司其职之外,还要专项治理、精准打击。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偷流量”确实是新问题,背后的利益链条既复杂又“凌乱”,隐蔽性、反侦查性超出想象。如论者言,有必要成立专门团队,分析流量走向及变化并追查原因,让流量消费更阳光、更透明,使老百姓放心下载、安心使用,从而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的法治秩序。 精准二字,一方面靠技术,一方面靠制度。技术上,主要是堵上应用商店与管理平台的种种漏洞,抓紧建立国产化程度高、质优价廉的安全软件,守住流量流失的道道关口。体制机制也要创新,将信息领域的监管和监督公开化,加强对APP市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目前来看,尤其需要查处若干“黑客”,做好调查取证,并公之于众,既以儆效尤,更为未来执法提供借鉴。 “偷流量的咸猪手”是新兴事物,需要人们共同的耐心。首先,心态上都不要太慌张,别一有事就把怨气到处撒,要讲求理性的观察与研判,不冤枉好人也不放过小偷。更重要的,则是综合性执法防火墙的构建,由监管部门牵头,会同运营商、软硬件供应商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一道,抓紧竖起安全屏障。说到底,抓虚拟中的小偷与抓现实中的盗贼一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求为用户节省流量,但求信息消费更安全透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