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为政协委员的个税提案作“补充”

2016-03-04 09:25:14?北青报评论员?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以家庭为单位综合性征缴个税肯定是个大方向,但问题在于何时下决定推进?现状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的软硬件支撑下,个人税政信息采集早已全网打通,技术上已不存在实质性大障碍。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昨天下午开幕,在接下来的两周中,国家将进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段。此时此刻,作为会场之外的亿万民众,最希望听到和看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代表民众,向国家和政府提呈迫切而具体的民生改善议案提案。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沙振权,向大会提交了“建议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的提案。这个提案既迫切又具体,若能在会后被国家采纳,除了操作起来十分简单,还能让人真切感受国家对低收入群体的减税关爱,扩大内需亦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沙委员的理由,换个表述角度就是,5年前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500元时,曾令相当数量的个税缴纳者卸掉了缴纳个税之包袱,由于中国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率先步入了企业涨薪周期,经过最近5年的积累性涨薪,这部分一度被卸掉了个税缴纳包袱的劳动者,因工资所得已超过3500元,一多半又重新背上了缴纳个税的包袱。然而,由于这部分劳动者实际收入增长更多表现为用工底薪的提升,当他们重新“晋级”为个税纳税人时,其作为社会最底层劳动者群体的收入地位及社会身份,却未曾有实质性的改变。挑破了这层通常不易为人察觉的秘密,避免对社会最低收入群体征缴个税的税政原则,抑或说个税的抑富济贫作用,如果缺失个税起征点的同步上调,就会双双受到舆论讽刺与质疑。

建立于以上对沙委员提案之分析,我们对继续上调个税起征点至5000元(仍然遵循小步上调原则)的建议十分赞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为沙委员的提案提供一些能进一步增加说理成分的“补充”。

“补充”主要缘自相关统计数据的扎实对比。2014年全国个税增幅12.9%,同年度全国税收总增幅为8.8%,个税增幅比税收总增幅多出4.1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国个税增幅进一步上升到16.8%,而同年度全国税收总增幅则下降为6.6%,个税增幅比税收总增幅扩大至10.2个百分点。如果我们再把2014年和2015年的个税增幅斜线与总税收降幅斜线,标在同一平面坐标系中,两根斜线会让所有看到的人觉得匪夷所思:即,2014年和2015年,国内经济增速在下行,总的税收增幅也跟着下行,唯独个人所得税同比增幅却在逆向上蹿,且二者的对比度短短两年内就扩大至10.2个百分点。还有,如果再对比2014年和2015年全国总税收中各项分税收的增减幅,主要税种的实际税收增幅都是呈大幅下行的,唯有个人所得税增幅“风景这边独好”。

就上述怪现象,合理的解释是:个人所得税已成为税收整体下滑时的“救生圈”之一,去年全国个税收入已逼近9000亿元。其二,2015年相比于2014年,多数企业员工收入在减少,收入不减少的员工,收入增幅亦明显被放缓,如此情势下,个人所得税的增幅却能逆向上行,比较靠谱的缘由,只能是个税缴纳者的人数重新被大幅度扩充。

自2013年全国两会起,就有代表委员年年上呈上调个税起征点的提案或议案,但在会后的办理回复阶段,有关方面皆未直接公开予以回应,而是改由税务专家中的几个“老面孔”,以“正在设计个税整体改革方案”、“综合征缴是个税改革方案最大亮点”等既无实质内容,又无时间限定的说辞加以搪塞,然后再通过财经媒体添油加醋传播至社会。

以家庭为单位综合性征缴个税肯定是个大方向,但问题在于何时下决定推进?现状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的软硬件支撑下,个人税政信息采集早已全网打通,技术上已不存在实质性大障碍。有关税务专家如果还回避时间限定,空谈个税改革吊足民众胃口,就不得不令人联想原因难道是,个税这块肥肉太美味而一时很难割舍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