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没有谁能预料到,中国女排最终能够走得这么远,走得这么好。 人生就像赛场,这就是奥运会的魅力所在。总有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的时刻,总有需要拼搏拼搏再拼搏的瞬间,总有需要咬牙咬牙再咬牙才能渡过的难关。女排姑娘做到了,她们把输掉的比赛,一场场赢了回来,把小组赛输过的对手,一个个再胜了回来。 不是只有胜利才值得欢呼,不是只有赢球才有女排精神,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就是女排精神,是在绝望中诞生希望,在失败中孕育胜利,在迷茫中坚定方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不放弃自己,不放过对手,奋斗到最后一刻,努力到最后一刻,就算知道不一定会赢,也要坚持到底。 新女排唤醒了我们虎扑篮球:20世纪80年代的回忆。那个年代,什么都匮乏,连粮食都是定量供应。每个月32斤粮票,就是我们所有的主食。但唯一不缺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连空气里都飘荡着拼搏的气息,水晶般透明,黄金般璀璨。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人,眼看与世界的巨大差距,震惊中有点懵懂,落后中不乏奋斗。女排精神,就是那个时代的印记。我们对此记忆犹新。 三十多年前,这种精神鼓舞了国人。三十年后,这种精神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现在的中国女排,已经不是当年封闭简陋条件下训练出来的那一批,但她们依然坚持了这种精神。在今天奥运会的赛场上,并不是每支队伍都有这样的拼搏精神。中国军团成绩不够理想的背后,是不是也有拼搏精神匮乏原因呢?观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稀缺,所以珍贵,这才是民众称颂女排精神的真正原因。 30多年过去了,生活好了,精神却未必能够跟上。八十年代的中国运动员,无论是谁,都不缺乏拼搏精神。八十年代培养出来的高洪波、郝海东、范志毅、魏群、马明宇,八十年代开始成长的王治郅、姚明、胡卫东、巴特尔、阿的江,八十年代的高敏、谭亮德、蔡振华,无论谁,我们都能看到他们昂扬的斗志,不屈的灵魂。 成功背后,是“鬼才知道”的艰辛,是人后寂寞的训练。所有人都愿意“一朝成名天下知”,却不愿意“板凳要坐十年冷”。打篮球的,能不能像科比一样,多看看自己城市的黎明?踢足球的,知不知道罗纳尔多为了一脚出球对着墙壁踢了几万脚?中国女排超级稳定的发挥,不是像某些运动队那样,到处走秀就能获得的。 抛去家国情怀,抛去竞技本身,女排精神代表的,其实是人类社会最普世的价值,这就是奋斗和努力,因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
相关阅读:
- [ 08-22]“女排精神”不是空洞的鸡汤
- [ 08-22]新时代女排离不开专业主义
- [ 08-21]有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良药叫“中国女排”
- [ 08-21]中国女排凝聚中国力量
- [ 08-21]弘扬女排精神 同心共铸中国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