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频遭“霾”伏。12月2日至4日,京津冀还首次实现区域高级别、大范围的预警应急联动。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召开的“2016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就指出,目前我国几乎所有与大气污染物有关的指标的排放,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整个大气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 “大气污染物排放全世界第一”的论断甫出,让不少人为之惊愕。 首先,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少指标都处在“全世界第一”,可那些多是荣衔,而这次在世界范围内“夺魁”的却是大气污染物,这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其次,尽管眼下重霾频袭的现实道出了我国空气污染的严重,可几乎所有大气污染物指标(注意是“几乎所有”),都排世界首位,仍旧出乎人们的意料。从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官方多次释放“空气质量好转”的讯息。前两天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还表示,三年来,就全国而言,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峰值都在明显下降。可“世界第一”的帽子未摘,仍指向了问题之严重。 “大气污染排放世界第一”,带给民生的痛感是直接而深切的。国家行政学院学者张孝德就曾说过:“对很多城市居民来说,由于收入增加带来的幸福感,远不能抵消环境污染所带走的幸福感。”早前还有北大和耶鲁研究人员给出了更具象的结论:“雾霾给人造成的快乐感下降,和每天损失2.9元带来的快乐感下降差不多”。 都说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而在“呼吸保卫战”已吹响集结号的当下,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就此看,“大气污染排放世界第一”对应的治污力度,显然轻不得:毕竟,你认或不认,雾霾就在那,不挪不移,侵害着公众的呼吸。 环保部门也确实在推进铁腕治污。就治霾而言,新环保法确立了总量控制、许可证等制度,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大气质量管理考核等办法,还确立了治污目标责任书制度和治理不力约谈制;前不久,中纪委还公布了环保督察反馈,首轮督察横扫8省区,问责3287名干部。饶是如此,“大气污染排放世界第一”的结论表明,这类全局性的系统化治理,仍得绷紧弦,而不可有丝毫懈怠。 可以想见,要摘除“大气污染排放世界第一”这顶沉重的帽子,并不容易,但再不容易也得摘。这也需要各地方、部门加强治霾紧迫感,而不可轻易抽身。而无论是之前西安市长安区监测站被通报数据造假,还是日前央视曝光的山西晋城多家被国家环保部明令淘汰的污染企业用“伪停产”瞒过环保督察,都说明了有些地方在治污上的敷衍或缠磨。驱霾,必须先祛除这些治理之“霾”。 “大气污染排放世界第一”,是对最强治污的催促令。也只有治理强度能与其严重程度匹配,才能对得起隐藏其中的民生苦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