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告别“推责式”教育管理

2017-02-09 06:58:11??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南京实行的“弹性离校”做法是由财政提供经费保障,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要坚持“弹性离校”这项工作的“公益导向”,学生参与“弹性离校”期间一律实行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生家庭直接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搭车”进行其他有偿服务。】

日前,南京市政府办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南京市所有公办、民办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问题。从“一刀切离校”到“弹性离校”,这不只是学生离校时间和方式的调整,更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的理性举措。

此前,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学校利用课后时间举办兴趣班乱收费问题,接连被曝光,各地教育部门面临很大压力。为了回应舆论质疑,几乎所有地方都“一刀切”,要求学生在下午放学之后必须离开校园,学校不得举行托管班和兴趣班。表面上看,这消除了借兴趣班名义的乱收费,可是却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学生离开校园之后无处可去,上班族家长接孩子回家成了一道难题,有的家长只有无奈送孩子去培训机构。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地方由社区、街道和公益组织合作,推出“三点半工程”,在校园周边找地方开设学习点。而这种做法也颇为奇怪:学校明明有场地,却要“避嫌”不用,而家长让孩子在学习点等候,也得支付一定费用,只不过比送培训班要低一点而已。

其实治理前述问题,完全有更好的方式。对于学校借设晚托班、兴趣班乱收费,并增加学生负担,可以采取两方面措施。其一,由政府财政买单,解决学校开设晚管班、兴趣班的费用,明确不收学生任何费用,以此治理乱收费问题;其二,由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课余活动的管理、监督,由学生自主选择课后的各种活动,以此避免学校开设的兴趣班变异为补课班。如果这两方面措施落实到位,家长的难题可以有效解决,而学生课后在校园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在南京之前,已有多地调整了“一刀切”做法,恢复了托管班。上海公办学校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陆续开出各种形式的晚托班,解决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孩子没人接的问题。这些晚托班,教育部门将其统一称为放学后的“看护服务”,对学生完全免费。随后,广州从2015年春季开学起,也全面恢复小学课后托管服务,费用由财政买单。总体看来,社会对学校恢复提供晚托服务是积极支持的。因为由财政买单,所以乱收费问题没有再发生,但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避免课后时间用于补课,这是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可以看到教育部门并没有十足的“底气”。比如,广州要求,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在看护时间内可安排作业辅导、自习、阅读、游戏等课外活动,也可与组织少年宫活动相结合。但不得将课后在校托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教学、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如果能建立独立的家长委员会并发挥作用,教育部门并不需要如此小心翼翼。

从报道的信息看,南京实行的“弹性离校”做法,和上海、广州大同小异。也是由财政提供经费保障,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而在实行“弹性离校”后,教育部门强调要面向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家庭,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有困难学生参与;要坚持这项工作的“公益导向”,学生参与“弹性离校”期间一律实行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生家庭直接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搭车”进行其他有偿服务。做到这些,关键在财政保障到位,以及在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

类似于“一刀切”处理学生课后兴趣班的做法还有不少,比如禁止学校组织学生春游、秋游、跨省研学旅行等等,这都属于“推责式”处理。期望更多地区能结合实际,从恢复托管班、实行“弹性离校”开始,告别“推责式”教育管理和办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