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网购假货要禁 法律之网得紧

2017-03-22 11:04:39?鲁 平?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打假要见效,只有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违法成本上去了,社会的运行成本才能降下来】

不久前,在网上给父亲买了箱酒。打开一尝,父亲眉头一皱,“假的”。网购买到假货不是新鲜事,甚至有消费者觉得这是“正常的事”。假货无所不包、层出不穷,从简单的鞋、包、衣,到大一点的电器、家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造不出的。

假货像风像雨像雾霾,执法部门重视了,打击一阵,就少了,过一段时间,抓得松了,又死灰复燃,而且制造假货呈现出地域化、专业化的特征。

笔者一个朋友在一大型购物网站专职打假。他的体会是:“痛恨假货的人急死,执法办案的人累死,消费者哭死,违法犯罪的人爽死。”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网站打假成本高、司法机构执法成本高,只有造假售假者成本低。

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有2000人的防假打假团队。2016年投入10亿元,共排查出4495条销售额远超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但能够确认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判实刑者仅仅10人。数据虽不具代表性,但已能说明打假成本之高了。

其实,每一次判罚都是一场法治教育。不管什么原因,当法律的筛子过宽、眼口过粗,当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违法犯罪者得不到应有惩罚,就无法形成强大震慑力,就容易形成破窗效应。

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酒驾拘留、醉驾入刑,彻底刹住了酒驾、醉驾之风,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只有制假售假链条上的每一个违法者都受到应有处罚时,假货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打假要见效,只有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违法成本上去了,社会的运行成本才能降下来。从更高层面上说,法律有尊严,才能让人敬畏,社会才会向更高层面的公平迈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