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须防二次选择成坑
2017-04-13 15:17:3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清华大学2017年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所有纳入本科招生的专业将合并为16个大类。(4月12日《新京报》) 很多高考生由于对专业选择不太了解,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导致高考填报志愿存在不小的随意性,或者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报志愿。这使得很多在校大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专业。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政策,在校大学生换专业非常困难,几乎没有可能调换专业,甚至有学生为了换专业,不得不选择退、复读、再次高考,严重浪费了大学生宝贵的青春岁月。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学业和未来的就业、择业状况,造成严重的就业不对口现象,甚至是学无所用。 高校按照大类招生,高考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并不直接选专业,而是在大学学习一两年之后,再选专业。这样给在校大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更大的余地,让在校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状况和兴趣爱好,认清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专业,有效避免大学生就读不感兴趣专业的问题,这也是包括清华大学在内越来越多高校推行大类招生模式的主要原因所在。 然而,高校大类招生机制存在的弊端或者说后遗症也是显而易见的,稍有不慎,大类招生就成学生选择专业的一个大坑,这是高校必须严防的,也是保障和尊重大学生选择专业意愿的必要之举。 按照高校大类招生的机制设计,大学生最终要进行专业二次选择,只是选择专业的时间,从高考填报志愿挪到了在大学读书一年或两年后。但高校大类内细分的专业差别其实比较大,有的专业属于热门专业,有的专业属于冷门专业。而大学生为了更顺利就业,或者找到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更愿意选择就读人才市场需求更急迫、更多的热门专业,这就造成热门专业有很多大学生选,而冷门专业无人选,甚至少到开不了课的局面。有的高校为了让冷门专业顺利开班,凑够一个专业需要的学生量,并不是完全尊重学生选择专业的意愿,而是根据学生在校成绩强行划分专业,并不考虑学生的专业选择意愿,甚至有高校荒唐到靠抓阄的办法进行专业二次选择。这就让高校大类招生沦为一个巨大的专业选择陷阱,背离了尊重学生意愿的初衷,达不到避免大学生无法就读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目的。 因此,高校大类招生要达到应有的目的,就必须完全尊重学生意愿,不能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专业。这需要用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课程设计,保障热门、冷门专业都可以顺利开班,尤其是要考虑到热门专业人满为患,以及冷门专业可能招不到一个学生或者只有一名学生选择的局面。 |
相关阅读:
- [ 04-13]高校退费风波折射多重监管问题
- [ 04-07]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别成为“纸上谈兵”
- [ 04-01]与其抱怨跳槽,不如改变选人制度
- [ 03-27]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
- [ 03-01]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 [ 03-01]东部高校向中西部抢人须手下留情
- [ 02-22]国际生招录标准考验高校智慧
- [ 02-13]高校智库须降虚热做实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