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读懂廖俊波的“群众语言”

2017-04-17 17:30:08?陈国栋?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时间定格在3月18日深夜。这一夜,大雨如注、山河呜咽、草木含悲——有着跑不完的工地、忙不完的工作、使不完的干劲的廖俊波同志,永远地歇息在加班的路途上。(福建日报 4月17日)

品读廖俊波的事迹,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平常人。他有平常人的心态,平常人的幽默,平常人的情感。一声“老兄”抑或“大姐”,你可能会忘记他县委书记的身份,感受到邻家大哥一般的亲切;而把工作当作快乐的事情,把党的事业作为终身追求,把官商之间的“亲”“清”关系时刻牢记心头,这些点点滴滴成就的穿石之功又会让你发现他是一个不一般的“官”。

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党为人民而诞生,因人民而壮大。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党始终以服务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因如此,党的事业才得以薪火相传,胜利前进。这是每个党员干部应该牢记的真理。

内化于心才能见之于行。廖俊波“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具体实践,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大爱,立起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合格标准。群众自发书写对联“俊波你好”,让我们读懂了党员干部要以“初心”为“平常心”,当干部干为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干在群众心上,活在群众心中。

百姓想什么,盼什么,党的干部应牢记在心,这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现实中,往往有一些党员干部,本身来自群众,出生于农村,但长期呆机关坐办公楼,慢慢的就不会跟群众打交道了,甚至需要专门学习“群众语言”才能和群众交流。正所谓“言为心声”,一个干部若是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言语上自然就会亲和,态度上自然就会诚恳,这种以心换心的交流又怎会走进不了群众的心里呢?

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不是闭门造车,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时时处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实实在在的围绕群众期盼的事情撸起袖子加油干;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和腐败行为做到坚决不为、坚决抵制。这种通过实干传递出的信息,才是最生动的“群众语言”。

廖俊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身影永远在工地和田间闪现,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永远为着光荣与梦想不懈奋斗,他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可亲可敬可信的党员干部形象。学习廖俊波的“群众语言”,就是要忠于初心,不管到什么岗位,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关切,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困难;要忠于使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带领群众走上幸福道路的事业中,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换取城乡面貌的改变;要忠于职守,规矩办事,公道用权,真诚服务,不谋私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