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世界文化遗产,看数量更要重质量
2017-07-10 16:36: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鼓浪屿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成为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不仅说明我国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也表达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民族精神资源的珍重,可喜可贺。 然而,从网民的反应来看,部分留言中出现“又可以借机涨价了”“人山人海”“商业味太重”等字样,道出我国申遗工作“申遗”后重开发、轻保护,甚至过度开发的尴尬现实。 2008年“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当地政府为此砸重金。申遗成功后,该地区大幅提高门票价格,以回收成本,但道路交通、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等软硬件设施却乏善可陈,游客怨声载道。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可谓享誉中外的三大著名景区,却于2013年1月收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要求其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进行整改。为保住世遗招牌,张家界花费10个亿将景区内近34万平方米建筑物全部拆除。大建大拆之间,不仅浪费了巨额资金,破坏了原有的文化意蕴,更暴露出借申遗搞开发、重申遗轻保护的功利心。 申遗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见证,是珍贵、不可复制的;它代表了许多国家、民族、文化的历史,需要精心呵护。以法国为例,100多年来,法国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法可依,依法进行。如巴黎的第一个保护区马雷街区,在对建筑进行登录时,就分文物级和历史名录级,而对于较高级别的文物级,政府要求业主与其之间遵守特定的协议,且在维护补贴、税收等方面也与历史名录级享受不同优惠政策。这与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竭泽而渔式的商业开发、匮乏的民众参与度形成天壤之别。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这个第一,应该成为对世界遗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佳契机,牢记“申遗是为更好地保护”的初衷,全面提升保护意识和传承水平,建立健全“入遗”项目保护传承制度,使保护世界遗产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世界遗产文化,看数量更要重质量。战胜滚滚利欲,守护好高质量的世界遗产文化,才无愧于世界第一大“世界遗产国”这个称号。政府长远深厚的保护责任、公民对自然生态与优秀文化的敬畏与捍卫,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初心与奋斗,一个都不能少。 |
相关阅读:
- [ 07-04]网红经济中的文化景观
- [ 06-28]出版业须厚植工匠文化
- [ 06-14]激发文化“扶志”“扶智”力量
- [ 06-13]历史建筑的文化持有者到底是谁
- [ 06-07]文化舞台不能口无遮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