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大问题。资本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的危害性众所周知:其一是酿造金融泡沫风险。资金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嵌套牟利,相互倒腾剥利,这样的流动性就成为没有物质价值支撑的空转资金,越转资金成本越高,最终只能进入房地产里谋取暴利,吹大房地产泡沫,最终酿成金融风险。或者进入到股市里,吹大股市泡沫,酿成股市风险,最终是逐渐吹大金融泡沫风险。 其二是资金脱实向虚后,一时会抬高金融虚拟经济回报率,反过来又吸引实体经济流动性失血,流向金融体系里牟利,逐渐掏干了实体经济资金血液,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资金脱实向虚,不进入实体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金融企业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自导自演、拆来拆去,不去支持实体经济;其次是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资金从实体流出进入到金融等虚拟经济里。这两个方面都是实体经济流动性的杀手。 解决资金脱实向虚、融资难融资贵的办法措施非常之多。约束金融企业行为,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是首要措施,当然实体经济尽快景气起来是根本,这样才能对资金资本具有足够吸引力。这里必须对实体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等公众公司募集的资金进行约束,使其用在实体经济发展上。 相对于间接融资来说,在股市等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是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果从股市等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没有用到实体经济上,而是购买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等就严重违背了股市等直接融资的目的。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其恰恰就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里发生了,而且表现还非常严重。 据报道,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已有近830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理财产品数量5861只,累计购买规模约5442亿元。参与上市公司数量、购买理财产品数量、购买理财产品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35%、11%和37%。购买理财产品上市公司占比高达25%,即四分之一上市公司将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而不是用于生产经营的主业资金需求。 2016年全年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按照目前每周发行九家,市场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也就是说2016、2017年两年IPO募集资金按照上线计算总额在4286亿元。那么,目前83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资金就高达5442亿元,是两年IPO资金总额的1.27倍。一个结论出来了:发挥股市直接融资作用,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严重背离,加剧了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 实际上,目前83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资金高达5442亿元,这些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后又进入到金融体系内倒腾甚至再次流入股市里折腾,彻底将实体经济空心化了,是一个恶性循环。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说发挥股市IPO直接融资的路径选择不对,发挥股市直接融资作用是完全正确的。关键在于必须要有强力监管措施的制度安排,确保在股市里募集的资金用到募集申请的用途上,确保其流入实体经济里,确保用到上市公司的主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上。 实现股市等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作用,发挥股市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绝不是坐在办公室一味审批发行了之,而是要追踪募集资金流向与用途,靠得住的还是制度保障。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