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8-01-25 14:28:52?周跃辉?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全年经济运行统计公报。从公报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去年我国GDP总量已经接近8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一枝独秀。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调查失业率、物价水平、国家外汇储备等其它宏观经济指标看,中国经济运行良好,前景光明。可以说,在以虎扑nb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稳中向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结构优化的助力不断提升,经济质量的潜力不断显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美联储持续加息,政治经济领域“黑天鹅”事件频发,“灰犀牛”现象不容小觑。而国内我们则面对“三期叠加”的严峻挑战和深层次矛盾,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等。对此,党中央统揽全局、系统谋划、科学决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自贸区建设等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动力转换的重大政策措施,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促使中国经济不断向着提质增效的方向前进。

从国际比较看,据世界银行数据测算,2012—2016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美国为10%,欧盟为8%,日本为2%,而中国则高达34%,超过美、欧、日这三个主要经济体的贡献之和。可以说,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进程中,持续发挥着“压舱石”和“助推器”的作用。从货物贸易角度看,2017年的1—11月份,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8%,高于上年同期占比。中国对外贸易好转不仅对世界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亦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动力源”。

从国内自身看,经济总量跨过80万亿元的关口,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自2010年位居世界第二以后,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产业结构看,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服务业共同拉动。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与工业一起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从需求结构看,已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过去的一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7个百分点,消费和投资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经济增长质量看,微观的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均在提升,居民就业持续向好,收入加快增长,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都在稳步提升。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抓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要以虎扑nb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继续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主线作用,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第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第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第五,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贸易平衡。

以上抓好经济工作的几条,最终要落脚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上来。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加大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力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力有序做好经济工作,从而为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