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教育移民潮”的冷思考
2018-02-22 10:04: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子女教育,一直是中国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春节返乡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开始将孩子送往城里读书。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在县城买房,一些家长还专职陪读。 农村家长口袋里有钱了,就在城里买房置业,让孩子享受城市更高的教育资源,就像许多城里有钱人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一样,如何看待这股来势汹汹的农村“教育移民潮”? 首先,“教育移民潮”的背后是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追求。尽管这些年各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如城乡教师定向交流、校际间教学资源共享、名师下乡支教、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但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失衡问题依然存在。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条件允许,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家长们“移民”的动机可以理解。 其次,“教育移民潮”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农村条件好的学生纷纷进城,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学校的招生压力,有些热点学校的班级配额越来越大,教师组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的生源逐渐减少,易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慨叹“别人家的孩子有花戴,而我只能套麻袋”。更何况,没有稳定的生源做保障,农村学校的教育谈何发展? 再者,“教育移民潮”未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城里的学校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教学质量均高于农村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的孩子进城后学业都会突飞猛进。由于环境的改变,农村孩子进城后面对外界诸多诱惑,学习容易分心,成绩在班级垫底的也不乏其人。笔者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一个生意人的孩子小学毕业后没有在当地农村念初中,选择了一家城里的实验学校。家长满心希望孩子通过城里的教育考上重点中学,三年借读费、住宿费花费六七万,最后考得还不如在老家上初中的孩子。 毋庸置疑,这股“教育移民潮”不排除部分家长的攀比思想在作怪。但家长们千万别忘了: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只有穿上适合自己的鞋子才能走得远,走得精彩。城里学校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最有发言权,要耐心征求孩子的意见。望家长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丢了孩子前途这个“里子”。 |
相关阅读:
- [ 02-13]期末评语中国风 倾情教育韵无穷
- [ 02-08]“棍棒教育”为何仍有市场?
- [ 02-01]文言文评语是教育的斯文表情
- [ 01-30]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责无旁贷
- [ 01-26]读懂《旅行青蛙》背后的启示教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