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从春运变迁中感受社会进步

2018-02-24 09:27:45?冯湘浔?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2018年春运过半,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相互叠加,单向客流加剧拥堵,铁路无疑是春运“战场”的主力军。

年年春运曾相似,岁岁春运各不同。

从购票来看,曾经购买春运票需要通宵排队,如今,12306网站和各商业代售网站让买票成了只需动动手指的事,尽管还是需要“抢”,但购票体验与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

从乘车来看,以前绿皮车是占据绝对主力的交通出行工具,如今,高铁已经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同时,“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私家车的普及,使人们的春运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今年春运的话题不一样了,从悲情的种种抱怨悄悄变成了讨论在高铁上吃什么、如何吃得更好、如何让归途更舒适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是路网不断完善、高铁全面铺开、运能不断扩充,服务细节提升的功劳;也反映了旅客观念的更新、分流的主动、发声的理智,更体现了公众对铁路部门工作的理解与包容,点滴变化都折射着这个社会深刻的进步。

但是,透过这些喜人的变化,我们依然要看到仍有“一票难求”的尴尬现实,火车票供不应求始终是春运的主旋律。一代人曾深深纠结和耿耿于怀的“一票难求”问题,虽在高铁的大发展中得到极大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其实,“一票难求”不是“乡愁”那么简单,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产生的人口季节性大迁徙。根治这一顽疾并不是多修几条铁路,多增开几趟临客就能解决的。归根结底,是要让社会资源配置使用更加合理,社会发展更加均衡,这样才能解决春运中的供求矛盾。

我们的春运之旅仍有改进之处,但从渐行渐远的春运“抱怨”及越来越舒适的春运归途中,我们看到了文明前行的力量,听到了社会和谐的音符,足以令人欣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