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掉牙膏里的“水分”,监管责无旁贷
2024-09-30 10:18:08?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近年来,牙膏价格不断上涨,过去几块钱一支的牙膏现在动辄几十块,甚至上百元,让许多消费者直呼“刷不起”。伴随牙膏价格飙涨的,是宣传乱象。据新华网最近一则报道,在电商平台,一些牙膏产品大肆宣称具有消炎、止血、抗过敏、治牙周炎等功效,涉嫌虚假、夸大宣传。 牙膏价格一路飙升、虚假宣传泛滥,相信很多消费者都感同身受。早先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牙膏只是普通的口腔洗护用品。可随着这些年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重视,牙膏厂商们也“投其所好”,在牙膏上“开发”出了很多细分产品。比如有的牙膏品牌主打消炎止血,有的牙膏宣称能美白抗敏。牙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牙膏,价格也就不再是原先的价格。 可是,这些所谓的新功能,在医学上其实并没有充分的实证效果支撑。结合医学专家的观点来看,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牙膏,归结起来无非两类。一类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因为牙膏的核心有效成分大同小异,牙膏企业要想走差异化路线卖高价,那就只能在营销上砸钱,让消费者误以为某品牌的牙膏与众不同,满足的更多是心理需求。消费者买牙膏的钱,多半其实也就是在为虚假营销买单。 另一种情况,则是打擦边球,把一些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产品当成牙膏在卖。比如某些电商平台把“械”字号牙科藻酸分离剂当成牙膏售卖,声称“三天显著白牙”。这类本身应该参照药品来监管的产品,也许是能短时间体现“白牙”的效果,但是其并不属于日常牙膏品类,长期使用可能会伤害口腔黏膜、牙齿及牙周组织。 如果说前一种是骗消费者的钱,那后者甚至已经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这些通过虚假、夸大宣传来给牙膏“注水”,以牟取高额利润的做法,很显然是违法违规的。尤其是《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12月全面施行,管理办法明确界定了牙膏的边界,同时严格限制牙膏产品在宣传中宣称能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 面对管理规定,牙膏产品在传统的电视广告等渠道,或许还有所收敛,但是在一些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场景中,虚假、夸大宣传仍然较为泛滥,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越是搞虚假、夸大宣传的牙膏,卖得越贵、销量越好。那些老实做牙膏、定价合理的品牌,反而有可能被认为“落伍”,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 这种扭曲现象的出现,企业、平台、监管部门等都有责任。最关键的是,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倒逼企业和平台按照规则办事。希望每一次的媒体报道,能够起到一点“刺激”作用,让监管部门尽快动起来,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落地,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还让健康受损。(守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