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喜爱“新中式”
2025-02-07 11:05:5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年轻人为何喜爱“新中式”(纵横) 无论是作为美学风格还是生活方式,近年来,“新中式”都备受年轻人喜爱。如今的“新中式”,早已不限于穿搭、饮食、美妆等领域,而是广泛延伸、不断出新,一次次掀起“出圈”热潮。 “新中式”价值内核没变,形式却在不断变化。从穿汉服、化唐妆、围炉煮茶,到练八段锦、品中式茶饮、打卡古建筑,年轻人从这些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有媒体总结的,“新中式”不止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在“新中式”风潮的浸润中日渐丰盈。 “万物皆可‘新中式’”,网络流行语折射出“新中式”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扩大的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中外新元素、不断结合现代新技术的过程。例如,这两年爆火的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就是将传统越剧与现代小剧场模式相结合。打破舞台演出的“第四堵墙”,让观众置身戏剧场景中,与戏剧剧情形成“时空同步”,这种创新深受观众喜爱。 由此可见,在“新中式”流行的过程中,“新”和“中式”一个都不能少。归根结底,文化的发展需要内在生命力的推动。激发内在生命力,关键在于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换言之,“新中式”的“新”,是更新,也是创新;是温故知新,也是吐故纳新。其中,现代科技的助力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因素。2024年,《黑神话:悟空》成为游戏领域的现象级产品,获得多项大奖。对此,主创团队坦言:产品的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强劲赋能,也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科技+文化”,取得了“1+1>2”的效果。这正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生命力的一个有益尝试。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不断孕育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让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能推动更多“新中式”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更丰厚的文化滋养。 (摘编自《浙江日报》,原题为《从“新中式再出圈”看文化生命力》)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