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上班公司”火出圈 治愈的不只是 “精神失联”
2025-02-19 16:43: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最近,在静安区吴江路上的一家写字楼——静安新时代大厦里,一个被网友戏称为“假装上班公司”的唯度联合办公空间火出了圈。这里聚集了一些自掏腰包“假装上班”的人,他们纷纷选择租赁一个临时工位,并以此为触角接触社会。(2月18日上观新闻) 在2024年12月,员工给公司付费,假装上班还只是综艺《非常敢想队》中一个喜剧小品里的搞笑情节。很快,这一看似荒诞的概念却在现实中成功落地,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小县城,都能找到对应的假装上班全国分公司。在年轻人不断吐槽班味的时候,何以有人还要自掏腰包“假装上班”? 在这些公司里,有人或者是因为失业了而不想让家人担心,上班学习相应的知识,为再就业做准备;或者副业从业者、自由职业者为了获取性价比高的工作环境;或者就是纯粹过来玩,在“假装上班公司”找到聊天搭子、游戏搭子或是创业搭子;或者是寄望于靠“假装上班公司”来填补简历上的空白期。在小红书平台上,假装上班这一话题的浏览量已经超过1400万,讨论量达4.4万条。 相比以上这些“假装上班公司”,上海的这家公司,显然已经得到了净化和进化。真正来这里上班的,有线上工作者,因在家工作效率低而选择“上班”;有全国各地频繁出差的人,为了有一个固定的地址用于收发快递和信件;有培训机构、演出团队临时租用几天会议室,为的是更节省费用更提高效率;甚至有人把工位变成岗位,担任起了客服。不管哪种原因来这里上班,彼此都有一个共识——既能接触社会,同时“同事”彼此不需要处理职场关系,而且还能成为彼此的“搭子”。 这样的“假装上班公司”实现了多赢。 小众需求人群的急难愁盼也能被看见,也有供给得到满足。租一个宝贵的工位,几乎成了解决他们事业与家庭平衡、孤独与社交、高效工作、发展客户的最佳方案。 当远程办公技术解构了传统办公室,人们反而在主动重构被拆除的物理场景。快递代收地址的需求背后,是对“社会身份证明”的本能渴求;会议室短租的性价比计算中,暗藏着对仪式感的价值重估。这些“游牧民族”正通过租赁工位完成自我社会化的重复确认,也主动减少了社会治理中的一些问题。 职场关系被重塑后,既提供咖啡间的寒暄暖意,又免去了职场政治的沉重枷锁。大家彼此默契地保持着“亲密有间”的距离审美,既享受共同空间带来的群体安全感,又谨慎守护着私人领域的完整性。“同事”之间闲暇时的交流,可能碰撞出新的创业机会。在这里,写字楼工位演变为都市人的心理修复站。 这样的“假装上班公司”目前仍是雏形,应该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关键是如何深挖市场需求。比如,苏州一家“假装上班公司”,已经在开展包含就业指导培训、社群互助、共创项目在内的综合服务。 当然,也要看到“假装上班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挂靠双方未形成的真实劳动关系,本质上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来骗取社保资格。 “假装上班”公司的次第出现,或许也为政府和市场带来新的启示。当不确定性带来焦虑,当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多数字游民,在深度社交倦怠与绝对孤独两极之间,能否开辟出恰到好处的第三条道路,通过心灵治愈形成新的消费场景,市场要有更多人文思维和共享思维,发现新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也不妨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帮助其依法完善相应规则,规避相应风险,让类似的新业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丁慎毅)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