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短剧市场用工荒
2025-04-22 10:20:57?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产业发展要有耐心,微短剧可以短,但眼光不能短,挤掉泡沫、完善规则、加强监管,行业的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李晓星 据《大河报》报道,河南短剧市场陷入用工荒,薪水优厚,大量招人。这则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微短剧市场,郑州一路狂飙,跻身微短剧三大产出城市之一,形成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投流的完整产业链,吸引字节系、快手等商业平台纷纷落子布局。 竖屏短剧已悄然改写郑州的产业格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头部短剧公司产量激增,单月最多可产出4部剧集,制作周期压缩至7—15天。高速发展的背后,不仅有高薪带来的快感,还有无休止加班,以及“单休换入场券”的行业潜规则。这样高强度的劳动节奏,让短剧从业者十分疲惫。 从人才培育体系来讲,大部分高校传媒专业课程仍以传统影视制作为主,短视频所需的“网感营销+数据分析+内容生产”三维能力培养体系尚未建立。从组织管理体系来看,很多短视频公司管理粗放,内容团队同时要应付商务、算法、用户等多种工作。既要又要的考核模式,导致从业者压力陡增。从职业保障方面来讲,短剧行业中灵活用工的人数占比超过半数,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职业晋升通道与著作权保护。有编剧就曾自嘲:“我们就像人肉电池,创意榨干后就被扔进回收站。” 如何破局,政策之中有真章。去年,郑州发布的《虎扑篮球: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提出,以培育总部经济建设为抓手,支持微短剧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争取到2027年,将郑州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 精品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就是破局的题眼。用工荒背后,不仅是人才太少,而是钱来得太快、节奏太急、体系过于庞杂。因此,要解决短剧市场用工荒问题,就要通过产教融合、科学管理、增加人才供给,重塑行业生态。产业发展要有耐心,微短剧可以短,但眼光不能短,挤掉泡沫、完善规则、加强监管,行业的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