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能想到此次海南灾情这么严重。媒体报道称,7月18日以来,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文昌登陆,最大风力达到17级,很多地方一片汪洋。截至7月20日21时,“威马逊”已造成海南18市县216个乡镇300多万人受灾,24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从当地媒体报道的图片来看,树被连根拔起,车被台风掀翻,灾情非常严重。

数字也许让人没感觉,一个网友从灾区发出的短信也许更有冲击力: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气,已经几天了,还要一周。手机无法拨出和接听,我这会刚有信号,一会就可能断了。家里玻璃全碎了,车全部泡水,无法出门,外面的车辆也无法进入,场面太惨烈,任何灾难片都“弱爆”了。

与惨烈的灾情对比,媒体的报道严重缺位。灾区不仅成为救援孤岛,也成了新闻信息的孤岛,除了网络和海南本地媒体,主流媒体对灾情的关注很不够。数量不多的灾情报道,也被淹没在对马航坠机事件的滚动播出中。公众很多时候依赖媒体的报道作出判断,因为媒体对海南灾情缺乏应有的关注,社会因此没有形成救援和捐助的氛围。

灾区成了媒体报道的新闻盲区,倒不是媒体刻意的选择性屏蔽,也不是缺乏对生命的关怀,而是关注视野的局限和偏颇的新闻价值追求所造成的。马航坠机事件和海南台风虽然都是灾难,但对媒体来说,马航事件的“新闻价值”似乎更大,非常事件后的各种意外、悬念、阴差阳错、阴谋想象、复杂关系,挖掘其中的任何一个故事都有足够的吸引力。海南灾情虽然严重,但在一些媒体看来缺乏“新闻价值”,台风在中国造成的灾难很常见,媒体不觉得这是什么新闻,也低估了此次灾害的后果。

只看眼球吸引力,而不看灾难的严重程度和救援需要,不看公共价值,这种新闻价值追求下,自然就形成了媒体的新闻盲区。

这种不健康的新闻价值观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就是热衷于关注和挖掘“负面”,而对缺乏负面元素的事件缺乏兴趣。马航坠机事件迷雾重重,一架国际航班在战乱纷争的敏感上空被不明来源的导弹击落,死亡几百人,关系复杂,差不多集中了所有能够想象到的负面元素,自然让媒体亢奋。海南台风造成的损失虽然巨大,却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灾难,缺乏可以挖掘的负面元素,找不到吸引眼球和消费情绪的新闻,对一些新闻价值观扭曲的媒体来说,自然形不成新闻。

而海南台风灾难后来之所以进入媒体视野,也是因为“负面”,指向公益慈善组织的“棉被门”使自然灾难中有了可供指责和抨击的矛头。媒体便循“负面”而来,严重的灾情也“顺带”受到了关注。很多网络炒家深谙某些媒体的这一病态癖好,知道如何制造噱头去吸引围观,说一个穷人急需救助,可能没人献爱心;可发帖说这个人是权力迫害的受害者,立刻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新闻之上,还有人道主义,新闻除了吸引眼球,更担当着报道真相让公众充分知情并作出理性判断的公共责任。每一个新闻盲区,都可能是对应得到关注的人的生命的漠视。

“威马逊”过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而此时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了红十字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和夹克衫。(7月21日 《新京报》)

“威马逊”威力实在太过厉害,台风过境之后琼粤桂三省受灾严重。如今,灾后救援已经深入展开,赈灾救济力量以及物资到达灾区之后便开始大展拳脚。不过因为红十字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却“意外”抢镜,有声音质疑“大热天发棉被,红十字会你眼光也放的太长远了吧?!”

虎扑篮球:暑热天气赈济发棉被,这样的新闻字眼确有“何不食肉糜”的冲击感。恰逢马上要到二十四节气的大暑,“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正是主旋律,而棉被实在太不应景。在此语境下,也有网友打电话给海南的朋友,得到的答复是“这地方晚上盖毯子就够了!”

这些棉被是否是拍脑袋的决定,还真需要见仁见智的说。海南红十字三亚救援队长陈锐就表示“没有衣服和棉被防寒是绝对不行的”。 由于灾后条件所限,部分民众只能是在室外或者在帐篷内过夜,台风加上海边气候所叠加的湿冷就很容易造成身体不适。就此看来,棉被也非不可。

“晚上盖毯子就够了”的朋友或许并不在海南灾区,毕竟灾区现在通讯还在恢复中,那里或许并没有机会能接通一个来自外地的嘘寒问暖之电话。现在能看到的是,灾区中很多老人小孩在经历着台风、雨夜和露天,就好像我们身体弄湿了在24度以下的空调一样寒冷。现实和想象也许能用常识来进行对等,但是环境却无法进行假设感受。对于红十字会的棉被对于灾区人民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自然也不会因为部分网友对于红十字会的习惯性质疑而被临空蹈虚。

有人表示“相比于棉被,更渴望凉席”。作为夏天必备,凉席自然成了是必备品。不过相比于棉被这样的国家必备赈济救灾品,凉席或许要在采购等环节上慢个半拍。考虑到灾区的物资还暂时没办法支撑起消暑纳凉的条件,而在孰轻孰重下,保证好百姓祛湿、避寒等健康基本条件,则显得更为重要。

有人质疑红十字会是否在做“专业的事情”,但恐怕都是被棉被这二字转移了视线。这次发放的棉被并非北方的那种大棉被,而是适应南方的薄棉被。只不过红十字会因为过往历史而不被大家待见,所以棉被也一起被“躺中枪”。其实,关注和聚焦未免不是件好事,但揶揄讽刺就大可不必。毕竟人家是在争分夺秒地干着,而咱们也只是在空调房中悠闲地说着。

漫画/张建辉

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之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红十字会总会调拨2000床棉被运往灾区引起争议。广东红会有关人员称,救灾物资的需求由灾区工作人员层层上报。有人质疑其做法不专业,灾区干部也表示,棉被现在不需要。对此,红会回应称:基于地方需求,棉被用处广。

棉被风波:慈善要知“冷暖”

是不是每次应急救灾除了预案以外,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做一些调整?灾难之后,灾区附近省市的红十字会是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协调联动,总会如何发挥统一协调的作用?

在紧急救灾的时候,一定要把眼光放到当下,尽快满足灾区民众的基本生活要求才是第一要义。生活有了着落,当地的社会秩序才能尽快恢复正常,民众的情绪才会稳定。

红十字救灾有预案展示的是其专业性,但从预案到实施,这期间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显然,红十字会在展开救助前,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如果下面报上的请求可能存在不合常理之处,应进一步核实。救灾也好,做好事也好,不仅要有心,还要用心,用心就是让工作人员走到一线,了解受灾民众需求再作出决定,只有二者具备,才能真正达到救灾的目的。

如何让救灾物资的作用最大化,提高救灾效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算美国,也出现过救灾混乱的局面。因为这样的深层原因,从“汶川地震”以来,每一次灾难救助总会凸显各种争论,这种争论的根源既不是地方官吏所言,刁民锱铢必究寸纱不让;也不是坊间所传,红十字等公益组织救灾不当且不力,有贪腐之嫌。这种争执的根源更多来自救灾的人道主义原则和救灾组织好大喜功,不考虑实际操作而产生的冲突。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政府也因为救灾引发媒体的批评,为此他们专门进行系统的调查,改进救灾程序。而这点,我们显然做得不够。

棉被风波之后,红十字会又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呢?是不是每次应急救灾除了预案以外,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做一些调整?灾难之后,灾区附近省市的红十字会是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协调联动,总会如何发挥统一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红十字会还要考虑救灾物资发放“撒花椒面”的做法,这样的做法虽然让报表看上去很漂亮,很短的时间内,救灾物资覆盖了足够的村落,但实际上这些救灾物资不仅不能发到灾民的手中,而且会给基层干部救灾带来巨大的麻烦。

救灾的时候不仅仅是救灾物资要对路,物资数量也要对路,看到报道,红十字会共计向海南、广东、广西700多万灾民发送家庭包5000个,不知道这5000个家庭包一个村能分多少个?什么时候才能发到村民的手里?而这些问题,恐怕真的需要红十字会用时间、用心来调查、来研究才能一点点地解决。

□才让多吉(公益人士)


发棉被只是救灾“惯常动作”

此次救灾运送过去的物资是大批、大量的,而不仅仅就这两千条棉被,两千条棉被只是救灾物资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东西而已,无需责备相关部门的不专业。

对于这种大热天捐棉被的救灾之举,有人认为,红十字会心系灾区积极救灾,其迅速反应值得嘉许,但却把宝贵的人力、财力和运力用错了地方。相关部门应该用专业的方式做专业的事情。

在极端天气面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前有预警,后有救援。台风“威马逊”,在菲律宾叫“格琳达”,早于中国在16日已经肆虐菲律宾的经济核心地带。菲律宾是台风灾害频繁的国家,每次台风来临之前,都会有一些“惯常动作”。比如这一次在“格琳达”到来之前,菲律宾全国严阵以待,幼稚园至中学停课,部分政府机关提前下班,高架帆布广告海报提前撤下,低洼地区民众将家电搬往高处,重要文件装进塑料袋,救灾部分提前将救灾物资运进临时收容中心等等。虽然准备如此充分,“格琳达”依然造成菲国89人死亡,财产损失达10亿元人民币。

台风从菲律宾来到中国东南沿海,我们在应急方面也已做足了准备。我的一个朋友在湛江某农场工作,“威马逊”到来之前,农场就事先切断电源,每人分发数包泡面和几根蜡烛。昨天我问他现在最需要什么,他说,“被子倒真的不需要,但生活用品也基本不缺,昨天断水断电,不过应急预案很快生效,水电现在也都有了。可是农作物受灾严重,种植的香蕉等作物几乎毁于一旦,今年的收成应该没有了。”

面对此次台风救灾的棉被事件,我们没必要批评相关部门的救灾是那么的不专业,因为在充分准备依然不可避免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大家都伸出援手,同舟共济。我们要知道,受灾的人民有几百万之众,此次救灾运送过去的物资是大批、大量的,而不仅仅就这两千条棉被,两千条棉被只是救灾物资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东西而已。

去年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面对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菲律宾一位官员说了一句话:“我们从未说过不会犯错,但我们从来没有故意忽略自己的责任”。我觉得,在灾难面前,面对此次棉被事件,我们大家应该用这句话去相信、去理解所有的救灾行动!

□霁舟(大学教师)

红会又红了。

“威马逊”过后,急急调运灾区的2000条棉被,还没来得及让灾后气温普遍高达35摄氏度的灾区群众哭笑不得,红会就在舆论的一片讥笑声中轻松上了头条。新华社昨天质疑红十字会——这三伏天里往南方灾区送棉被,不知该发囧的是谁?

红十字会显然不会买这个囧账。广东省红十字会有关人员解释,救灾物资的需求,是由灾区工作人员层层上报的。意思是说,这温暖的棉被,是由灾区报上来的,灾区需要,我们就送。

但相关报道反映,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这样的说法并不认同,他们说,一些被大水冲垮房屋的群众,可能真的需要棉被过冬用,那也是灾后重建所需,当务之急是应急救灾,灾区此刻需要的是凉席、饮用水、粮食、急救防疫药品等。

红会拒绝人们对于他们智商方面的着急,显然是不想被人嘲笑这个送人温暖的机构只懂得按照字面意义来送人棉被的。红会作为救灾救援的权威机构兼专业机构,虽然这几年公信名誉上备受诟病,但专业名誉上还没丢太大的份儿,这次表现大失水准,可能有两方面的客观原因,一是真有灾区工作人员上报需要棉被,二是这几年红会信誉危机真造成了家底窘迫。

三伏天救灾要棉被,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通需求,现在看来,红会方面的解释,与灾区民众的表白,显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从常识来判断,红会的解释,是很难站得住脚的。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台风过后的三伏天里,你说棉被在灾区一无是处虽然武断了些,比如可以用来防潮隔湿,可以在年迈体弱的群体觉得凉气太重的深更半夜掀个被角避避风什么的。但正如雪中最需要送的是炭、雨中最需要递的是伞、救命的时候最急需的是药品而不是补品一样,对于赤热炎炎的南方灾区来说,解决可能遇凉时需要的棉被,肯定没有解决凉席、药品、粮食等救灾必需品来得更加迫切,更加有效。倘若因为棉被也有垫底防潮隔湿的功能,有灾区工作人员上报过来的目录,便大笔一挥2000条,这赈灾救援工作,便纯粹是个批条子的活儿,跟智商、跟专业,便搭不上太大的边了。

再怎么讲专业讲敬业讲温暖,红会这次三伏天广施棉被的救援行动,是在错误的时机错误的地点错误地发放了让人添堵的棉被。倘若承认这样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与调整,那么,对于赤日炎炎中火急火燎地盼着救援的受灾群众来说,这灾还有救。如果将错就错并且坚持自己永远没有错,还觉得批评质疑的人们才是真正的无知和不专业,我看这个救人救灾的机构,反倒是最需要急救的了。

红会家底不丰还能寻找抗台救灾的存在感,人们会在心里觉得可钦可嘉。如果这种存在感只是照单发货划账花钱,那么,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儿,与庄严而又专业的红十字精神,便没有靠在同一个谱上。相反,对于捐赠群众与受灾群众来说,都有可能是一种花钱没消灾、雪上又加霜的人为灾害。

事实证明,智商对于精准调度、恰到好处而又争分夺秒的救灾救援来说,是个可以用来扶伤、也是个可以造成硬伤的的活儿。

灾难面前都打不起人道、博爱与奉献的精神来,能激发出多少能量与智商?又怎能不弄出送温暖送出灾区群众与围观群众的心寒的囧事来?

昨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就民众质疑大热天向南方三省区捐棉被等物资是否恰当、程序如何等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他说,现在很多网友对我国救灾情况不了解,广东这么热,怎么还需要棉被呢?“实际上,发棉被这是我国救灾的传统,夏天发棉被看着奇怪,其实是救灾的常态。”(7月21日 新京报)

从常识来看,三伏天给灾区送棉被、送夹克无疑是“多此一举”,但是要知道,灾区夜晚的温度只有18摄氏度左右,如果没有御寒的棉被和衣服,别说老人和儿童,就连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恐怕也难以抵御这样的低温。“夏送冬被”听起来不可思议,然而实际上,却是被人们的习惯性质疑所误解了。

不可否认,“红会”本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透明度不够和沟通不畅等,但是这不代表红会以往的一切救灾行动都是“不专业”的。自“郭美美事件”之后,凡是有关红会的消息总是无一例外的被外界所质疑。就拿这次“夏送冬被”事件来说,灾区人民真的不需要棉被吗?恐怕不然,任何一个人躺在光光的木板上也不会感到舒适,这时候能铺上一床棉被,难道不正是灾区人民所需要的吗?

有时候,必要的质疑能够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也能避免再犯一次过去犯过的错误,但是这不代表一切工作都应该被“习惯性质疑”。三伏天送棉被的背后还有红会专业的救灾知识和及时的救灾行动,不能因为这一行为违反了我们的生活常识,就“一棒子打死”,更不能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就妄下结论。究竟灾区需不需要棉被,听听红会的解释,也未尝不可。

红十字会三伏天里往南方灾区送棉被”的消息,今天引发广泛议论。有观点认为:几千床棉被送到灾区,盖着太热、扔了又可惜,红十字会太不专业了;但也有人认为红十字会在第一时间就调拨救灾物资,值得肯定,南方天气潮湿,灾区早晚有温差,需要棉被垫着隔潮,夜里也需要棉被保暖。(7月21日人民网)

当出现自然灾害,作为专业的救援组织红十字会出场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自从郭美美事件后,由于时至今日,都没有权威的最终解释,因此红十字的“红”、“黑”争论没有停止过。纵然这样,我们也不能把红十字会一棍子打死。红十字会的救灾、抗灾的作用显而易见。

让红十字再次尴尬的始作俑者是送往灾区的几千床棉被。大热天的用棉被来捂痱子?网民的质疑不无道理,他们是按常理来判断,在他们看来高温加棉被与美酒加咖啡的距离实在有点远,非但没有起到救助的作用,好像还有点添乱的意思。

红十字会作为官方组织,当公众质疑的时候,有必要作出专业的解释。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的“送去救灾地区的棉被比较薄,适合防潮保暖”、“一些受灾山区、丘陵地区早晚有温差、湿气重,老人孩子孕妇等需要棉被”、“因为棉被功能多样,往灾区送棉被是救灾常见做法,并不局限在冬天”等解释应该是比较客观、科学和专业。作为救灾来讲肯定得通盘考虑,既考虑一般情况也要考虑特殊情况,才能使救灾的效果最大化。即使有了这样的解释,未必红十字会就撇开了“不专业”,因为灾区需要的凉席、水等一般急需品还没有组织和发放到位,这方面红十字做得显然不专业,因为在基本的工作都没做好的情况下,考虑特殊情况,似乎有点本末倒置。所以其有口难辩也好,公众继续质疑都在情理之中。

最终红十字会的作用要体现到救灾的效果、效率上。公众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并且意识越来越强烈。就某一特定的事件来说,大多数人都是局外人、中立者,未必能做到旁观者清。

良言一句三终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比如红十字会在大热天里送棉被,是对是错?红十字会解释了,公众质疑了,我们更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主体——灾民。就事论事而言,不妨把最终解释权交给他们,听听他们怎样说,让他们来还原事实的真相,这才是救灾的根本所在、服务宗旨所在。不然搞个讨论会、批斗会,各唱各的调,有什么意义?也许回过头来,大家都错了,而且可能很离谱。

“威马逊”过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而此时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了红十字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和夹克衫。记者了解到,此时的海南、广东、广西受灾市县普遍达到35摄氏度高温。湛江市徐闻县重灾区的海安、龙塘、前山等镇政府干部向记者表示:因水电中断,灾区现在急需供水;安置点里的群众需要凉席、毛巾被,但棉被肯定是用不上的。(7月21日新京报)

百姓对反季节蔬菜水果并不陌生,比如雪花飘飘的冬天,北方人的餐桌上有了西红柿、黄瓜、西瓜这些本来夏天才能够生长的蔬菜水果;在城乡超市里,一年四季均可买到任何季节生长的“时令”鲜蔬。

红会三伏天送棉被,何尝不是“反季节”而为,处于夏季又特别是三伏天的南方,热就一个字,那里受灾群众必然需要凉席、毛巾被等当季救援物品,绝不是棉被这类反季节救援物品。有没有下列可能性,一是红会接受的捐赠物资中本身当季物品稀缺,在实在调拨不出来的情况下只好当季不够反季凑?二是红会不差当季救援物品,但出于“保鲜”目的于是将囤积已久的棉被出手处理掉?三是红会当季救援物品实在有限,因本年度需要救援的受灾地方较多,早已分发一空?

不论哪一种可能性都无法消除公众这一疑问:当季救援物品去哪儿了?众所周知,红会作为接收公众捐赠物资的超级大户,储备仓库里应该不差消毒液、药品、大米、牛奶、凉席、毛巾被等当季救援物品才是,那么这些物品今在何处,如果都用于救济灾民或在需要帮助的人当然理想,也绝不可惜,怕就怕因保管不善霉变了,怕就怕因管理不力,被不该享用的人你提一袋他扛一件据为己有了。

其实,我们宁愿相信“三伏天送棉被”之“囧”系工作失误或判断失误造成,那样的话至少那些当季救援物品可能还在,也不愿相信当季救灾物资因保管不善霉变,因管理不力而人为流失,以至于当季不够反季凑。毕竟夏季是各种灾情多发的季节,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只要凉席、毛巾被等当季救援物品还在,还足足的,就让人看到希望。若哪一天又有地方受灾也好将它们派上用场,一解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

问一句:当季救援物品还有吗,还在吗?

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之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而此时运往灾区的物资中,赫然出现了红十字会调拨的几千条棉被和夹克衫。三伏天里往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南方灾区送棉被,不知该发“囧”的是谁?(据7月20日 新华社)

这是一批令人无语的救灾物资。大热天领到棉被,盖着太热、扔了可惜的棉被;留着数月之后冬季之用,恐怕还要占地方,增加诸多麻烦。

因此,红十字会总会调拨存储在广州备灾中心的2000床棉被运往台风灾区,红十字会心系灾区积极救灾,其迅速反应值得嘉许,但却把宝贵的人力、财力和运力用错了地方,令人尴尬无比。

那么为何会发生这种囧事呢?广东省红十字会有关人员解释称,救灾物资的需求是由灾区工作人员层层上报的。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此并不认同:一些被大水冲垮房屋的群众,可能真的需要棉被过冬用,但那也是灾后重建所需。当务之急是应急救灾。灾区此刻迫切需要的是凉席、饮用水、粮食、急救防疫药品等。

显然,“层层上报”的说不实。当下之所以发生这种“夏送棉被”的救灾囧事,主要原因是红十字会救灾的专业水平还不够,不能与地方灾情实际相对接,才发生这种囧事。不过,说起来,避免发生“夏送棉被”的囧事,并不需要太专业的水平。因为,哪怕是用脚趾头想,也不会犯这种季节性荒唐错误。

所以,笔者认为,红十字会干出“夏送棉被”的救灾囧事,根本原因是坐在机关里太久了,不接地气,对受灾地域的群众急需哪些物资一片空白,于是凭着感觉走,结果,发生运送救灾物资违背季节规律的常识性错误。

红十字会积极救灾的热情和爱心值得呵护,但是,发生“夏送棉被”的囧事,值得红十字会的反思。首当其冲的是提高红十字会救灾的专业水平,少发生低级错误。其次,红十字会的官员要接地气,把准灾区民众缺啥物资,然后有针对性的调运物资。再者,如果没有发生物资奇缺的现象,不一定甚至不必要远距离调运物资,这样会增加救灾成本,降低救灾效率,显然用救灾款就地采购物资,既快又省成本。

红十字会救灾发生“夏送棉被”的囧事,给全社会上了一课:救灾不能荒不择路,要根据时令和灾民需要,不能拍脑袋决策,否则,会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