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界最著名的刊物《巴伦周刊》(Barron's)的文章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究竟哪里不对劲?”《华尔街日报》转载了这个问题,但也没有形成结论性的东西。香港的财经报纸当然也关注这个问题,他们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国的银行界根本不在意“问题贷款”,中国的银行管理人员普遍不相信不良资产问题会严重到危及银行运营的地步。如果你以为这仅仅是不负责任的中国银行界文过饰非的看法那就错了,国际上的投资银行同样持此观点。
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指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随即再次引起市场关注,但他们对中国银行业的前景维持正面看法,他们尤其推荐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交通银行。高盛公司甚至指出,不清楚“高危”的含义,按照他们的观点,即使是“高危”也可以通过重组来应付,而且整体融资平台贷款的增幅仅为4%,低于预期,相信风险仍属有限。而所有这些观点都是在银监会发表报告称,截止6月底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到7.66万亿人民币,23%有偿还风险之后提出的。
所以,问题来了。
一方面,如《巴伦周刊》所言,“众所周知,中国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政府正在采取紧缩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功”。中国社科院专家刘煜辉对同样的问题曾经估算,到2011年,地方负债可达10万亿元人民币,不出三年,这个数目可能会翻番。西方一些机构认为,中国目前的地方政府负债已经达到12万亿元。而bloomberg根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业内人士的话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中,能够全额收回的资金恐怕只有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