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上联之“有”,与下联之“无”,皆缘于“错峰”而兹,倘若一贯地与人相类,相似,则何谈“大”与“刚”哉?滚滚红尘,滔滔俗世,如果一味地随波逐流,与物推移,那么人之为人,其根本意义该如何寄托? 当下的精神茫茫,思想渺渺,以及伴随而来的种种效尤、仿恶事件之纷呈乱象,皆渊源于盲目随流,缺乏自觉者。观电视台播放的大体类似的民生热线频道,实在难以想象,我们身处的这个小小空间,居然每一天,每一天,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纷扰,而且是没有“休息日”的不间断地发生着,大大小小,鸡毛蒜皮,那些镜头都在我们眼前实实在在地变幻着——虽然事情是林林总总的,看上去形形色色,但都是可以归于“纠结”的,而这个“纠结”,就是因为有那么多不“自在”,他们在本该“错峰”的时候却“撞车”了,以至人间万象由此呈现。
其实,世间种种,皆可此观,经济的,情感的,事业的,生活的,哪个不需要“错峰”的智慧呢?请允许我转述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一段话——
母亲我妈妈刘效坤今年78岁。她祖籍浙江绍兴。在北京长大。在北京女一中就读,每天骑自行车从南横街穿过中南海去上学。没打骂过我。从来都是赞美教育。1977年劝阻我不要考大学。她从我小时候到大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和别人一样!他们做什么,你就别做。
是否该读大学应另当别论,但其中有些话发人深省!
我特别喜欢一副对子:“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境悬空,静躁两不相干”,你呢?(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