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年大量网络监督事件看,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原本并不存有什么特别的公信力,之所以网络谣传一再“兴风作浪”,扰乱公众的思维判断,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便在于有关地方有关部门应对失当:要么连脑瓜都不转一下便当即否认,但又无法第一时间提供详细情况;要么频繁删贴,百般遮掩;要么干脆动用权力跨省抓捕,直到事态愈演愈烈,迫于压力,又不得不回过头来急于补救。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借“人肉”搜索侵犯公民私权的“锲机”,极力出台旨在规范网络的法规。不过,细心的公众很快发现,这些法规在名义上保护个人私权的同时,往往又给网络监督设置了过高的门槛障碍。倘监督渠道不畅,倘公权对来自社会的监督不能平等视之,反倒习惯以权力运作方式“摆平”,事态只会愈演愈烈,最终也事与愿违。
倒是觉得,“77元廉租房”谣传的“完美”收官,树立了网络监督的范本,其意义在于,公权理应正视来自各种渠道的监督,及时铺陈事实,让公众在充分的信息中,自已作出最具公信力的判断。简而言之,许多事件本身并不复杂,关键在于铁的事实本身具有不可质疑性;网络乃至社会谣传能否被迅速破除的前提在于,公权的运行始终置于法的框架之内。(hedao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