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变味的假期社会实践路在何方
来源:东南网 2011-07-22 编辑:黄水来
暑假一到,一拨又一拨的在校大学生便开始了他们的暑期实践活动。照理说,增长知识和服务社会应该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但日前记者却发现,现在许多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活动并不那么单纯。(东南网-海峡导报7月21日讯) 或许是因为学校政策的影响,或许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惰性,很多学生的实践都是应付了事,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也都变得功利化。据我所知,在一些学校的社会实践中,每个暑期实践队伍都分派有负责宣传的同学,比拼发稿的数量和所发媒体的级别,而且部分媒体也乐于参加其中。学生还热衷于各种摆拍,以便扩大自身知名度,在学校测评时能获得加分。 然而,暑期实践的初衷是让大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大学生能够访贫问苦、认识社会知、晓民生艰难。但实际上,随着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实践学生开始邀请媒体报道,更有甚者,一些实践队伍的带队老师和同学往往能力通天,邀请电视台、报社等采访团随行。而他们提供的稿件有的是生编硬造、极力吹捧。暑期社会实践俨然成了观光和采访宣传,如果仅仅是造势,变味的暑期实践何妨暂停,在酷热多雨等多变的夏天,学校和学生没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让学生及早回家跟父母家人一起团聚。 的确,社会实践是否宣传需要看活动的内容。比如,到贫困地区支教,通过媒体宣传是有必要的,通过宣传可以把贫困地区的情况让更多人知道,号召更多人加入。但是,办活动前应该了解参加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对实践是否感兴趣,才能够顺利发挥实践的作用。而且,一些本该脚踏实地进行的社会实践变成旅游观光和吃请宴会,完全成为走马观花,这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不可否认,如今所有活动都力图体现社会效果,因此往往重视宣传。但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一般是为让学生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邀请媒体报道、找关系盖章开实习证明都是有违活动的良好初衷。深层次来看,这些活动跟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我们的政府机关、学生所在的学校不都是这样做?因此,如果深入追究这些不单纯的事情也无可厚非。 学生会主动找到媒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学校政策的影响,能加分或者对他们自身有益的事情他们没理由不去做。因此,学生实践邀请甚至要求报道,想争取加分完全是社会的原因。 当然,学校也能借助社会实践扩大影响力,进行正面宣传,在社会各界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事实上,社会实践本身不错,但由于多数考察内容与学生专业难以结合,或者活动策划方案过于注重宣传,这就忽视了活动本身的实践作用,进而变成走马观花甚至让当地不堪其扰。对于悄然变味的假期社会实践,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有所警醒。(黄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