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在平静和琐碎的土壤中扎根
来源:新华网 2011-08-09 编辑:黄水来
??? “青春有限,惟青春献于人民,则青春能无悔;人生有涯,惟以有涯之人生融于无涯之祖国复兴大业,则人生得以永恒。”这是刘陶根在其主持编辑的《康庄报》上写的一段话。
????刘陶根,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03级学生,2007届大学生村官助理,曾任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苗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现在环保部环评司规划环评处工作。 ????新农村建设没有红旗招展 ????刘陶根来自安徽农村,从小生长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他,对农村自然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2007年临近毕业时,刘陶根选择到农村工作。经过层层选拔,他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助理。 ????2007年7月9日,当他第一次踏上了苗家堡村的土地,尽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尽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了解农村,但真正到农村任职后,他才发现原来一切都和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拗口、听不懂的方言,风大、寒冷的地理气候,没有网络和杂志,住在和父母年纪差不多的老房子里……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初到的激情消失大半,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为这个选择以后将要过怎样的生活。但是,他没有后悔。 ????物质上的艰苦很快克服了,而真正困扰刘陶根的是如何摆脱突然置身于农村任职的平静和失落,如何履行好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助理的责任。想象中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到处都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在其中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而他面对的现实却是平静的村庄和繁琐的日常事务。从日常小事着手,热心地为每个来村委会办事的人解决问题,不懂的问题虚心求教,没事就去村里转悠,谁家有个活儿,就去搭把手。就这样,聊村情、听民意,他很快就熟悉了镇情村况,工作也顺利地展开。 ????刘陶根还发挥专业知识,主动承担起村里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正是有了他和同事的一起努力,村里的档案齐整了、村里的建设有规划了、村里的环境变样了。 ????在刘陶根看来,涉及老百姓的每件事都是大事。他经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村里的每个人都如我亲人一样,正因如此,做工作时,就要有一颗心,一颗爱的心。”有时,在村里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但只要是替村民办事、需要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时,他都毫无怨言、全力而为。在他心里,他把村民当做他远在安徽乡下的父母,每当为他们做一件件小事的时候,他都会想起年迈多病的父母在乡下也同样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扎下根才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环境熟悉了,工作顺手了,但刘陶根并没有满足,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专业,他也没有忘记绿色学子对自然的承诺。他坚持不断地在村里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宣传和环境整治工作,他还做出了村里环境建设的规划,得到了镇村领导的好评。 ????他还参与了镇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工作,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为建设生态小城镇作出了贡献。 ????接手的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第一份工作,是刘陶根主动请缨,承担起为康庄镇设计环境保护宣传材料的任务。他开始自学画图软件,向有经验的同学、同事请教,到处搜集环境宣传的素材和图片,并和广告公司反复修改,终于在一个月内完成了两个户外广告牌、8个宣传橱窗和132个灯杆旗的制作。随后,刘陶根又与同事一起走村串户宣传环保,使康庄镇的创建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率达到了100%%。刘陶根第一次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但他高兴的不仅是他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他更开心的是人们驻足于那些宣传画前的同时,环保的种子也深深地埋进了人们的心田。 ????由于这次的出色表现,领导把准备验收材料的任务也交给了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在需要汇报的数据中60%%没有现成数据,需要收集分析;汇报用的照片不是太老就是根本没有,可用的照片不足一半;指标解释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他也不曾见过;更为关键的是,之前的有些创建活动他没有参加,整个创建报告不知如何下笔。那些日子,刘陶根白天不是跟着领导到各个行政村、科室收集数据,就是去创建工程现场拍照片,收集创建素材,了解创建活动开展的情况;晚上则埋头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就这样,当他踏遍了镇域75平方公里的土地,收集分析了72项数据,拍摄了1000余张照片后,近两万字的指标解释和工作报告也完成了,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2007年年底,康庄镇获得了北京郊区环境优美乡镇的荣誉称号,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成功创建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