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如何用文学的笔触抚摸战争的伤痛
来源:东南网 2011-10-26 编辑:黄水来

《别问我是谁》

战争中,儿童往往面临极其深重的苦难。同电影《美丽人生》专注于二战中的成人视角有着截然不同,《别问我是谁》一书中选取的“我”,只不过是华沙街头众多流浪犹太儿童中的一名。“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只有一个——生存。正因如此,“我”视天底下的所有食物,天生就是用来被偷;“我”毫不在意那些异样的眼光,包括那些极尽侮辱式的谩骂,除非在饥肠辘辘中饿死街头;“我”与其说是长了不如说是情势所逼炼就出一双特别能跑的腿,否则,只能像那个笨拙的同伴奥莱科,因偷盗食物最终被活活吊死电线杆上;“我”能够想方设法克服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阻隔犹太人隔离区与外界那一堵坚实而又高大的围墙……

作者笔下的“我”,当然不是什么天才,一切如一名懵懵懂懂的儿童,认知不乏迷茫错乱。一开始特别讨厌有人将“我”视为犹太人,甚至对别的犹太人亦不怎么待见。“我”甚至对“长统军靴”(德军)的漂亮军服充满了莫名的崇拜。当被犹太人隔离区里的“长统军靴”集中到广场,要求立正站好时,因向往日后能够成长为一名威武的“长统军靴”,“我”对那些连立正都做不好而受到惩罚的人,并未流露出什么同情,哪怕是“妹妹”甄妮娜的叔叔和母亲。

米萨只是二战中儿童的普通代表。透过这个犹太儿童的那双瞳孔,读者看到了这样一幅残酷的战争下的社会场境,即除了无所不在的饥饿,那些人性的丑恶,早已经不起残酷困境的煎熬。记得在《美丽人生》中,那个犹太父亲为了给孩子以希望,总是想方设法,给孩子制造乐观气息。《别问我是谁》这本书则清楚地告诉读者,二战时代里,那样的荒诞近乎绝无仅有,或者讲,很可能只是我们本着良好愿望下的某些主观臆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相关新闻
·袁隆平成功过程为何没人愿意复制
·当你能包容一切时,生活就会愉快
·你的一切,已化为一滴永恒的泪珠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