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每个人脚下都有路,勇敢地走就行
来源:东南网 2012-06-08 编辑:黄水来

1977年我国第一次恢复高考,我赶上了,也参加了。

出生在京郊山村,父亲早逝,家境异常贫困。好在兄弟四人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能吃苦,肯学习,为人谦和。结果,我们兄弟四人两个初中毕业两个高中毕业。随着年龄的增长,毕业一个"飞"一个(或参军提干或参加工作离开了山村)。3个哥哥工作后,家里生活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我的肩上。

挣工分的年代,乡亲们手里几乎没有一点“活”钱,辛辛苦苦的一年下来,多的一家几百元,少的不但没有一分而且还要欠账。我家就是这样,母亲一个家庭妇女,每天都去劳动,也挣不了几个工分。那些年,有时分的粮食,如玉米,水份很大,晒干后,远远达不到实际份量,本来就不够吃的粮食就更不够了。另外,那时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儿,一是集体劳动,几乎天天早起晚睡,大干特干,就连大年三十、初一都要“奋战”到很晚;二是自己家的,喂猪打狗、砍柴割草、收拾院子等,很少有玩的时间。那时,剪下来的果树枝、玉米桔等,都让生产队养猪场、饲养场“消耗”了,家家户户的用柴,都得“自力更生”。不客气地说,从我还没有柴篓子高时起,就承担起了全家的打柴任务,印象里,几乎天天都要上南山北岭西沟东坡去打柴。那时,山上的所有植被都被割得精光,经常是不得不到十几里外的深山高岭上去割柴,每每都把人累得直不起腰来。上学了,所有负担一点不少。上学前,摸黑也要打一篓草或割一篓柴,然后再往学校赶。一次,我和另一位小伙伴,把月亮地当作了天亮,一起爬到了一个小半山腰上打柴。没想到,还没打完柴,月亮下去了,天暗得伸手不见五指。这时我们才知道起得太早了。看不见路,下不来,我们就靠在一起,一直蹲了一个多小时天才亮,露水把衣服都打湿了。下学后,没有家长督促学习,都是“快去割柴”或“快去打草”,小伙伴们有的把书包往炕上一扔,有的干脆扔在院子里的秧架上,就背着背篓上山了。那时上学,也是不容易的。上中学时,每天来回要走十三四里地,绝对的11号(步行)。最早时,通往学校的路实际上是一条河套,夏天得踩着水走,冬天得滑着冰行,动不动栽个“大马趴”或“嘴啃冰”是常事。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几乎没有人不“挂彩”的。我的头上、手上就都有个长条型疤痕。整天与石头打交道,能少了磕碰?

1 2 3 下一页

首页> 互动频道>博文精选 >正文
相关新闻
·人性最美的美德,没有离我们太远
·我的高考:若有梦想,总会有未来
·地方推行楼市微调政策是助长房价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