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洋品牌国内定价远超国外价格
来源:人民网 2012-11-29 编辑:唐丽萍
C “内外有别”不可持续 涉嫌欺诈可以投诉 洋品牌的“高烧”到底能持续多久?一些国际品牌为何能在中国市场搞“双重标准”? 洪涛认为,国内有的行业标准过低或过粗,缺乏精细化的评判,这给跨国公司执行双重标准提供了“温床”。一些洋品牌进入中国后,逐步走上本土化路线,甚至用国内国外两个标准管理其分公司,在生产、销售环节存在不少漏洞。以至于就算出现了质量问题,在其他地方进行召回,也不将我国包含在内,理由就是一条:产品符合中国规格。 同时,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设定的违法成本低,在客观上又纵容了洋品牌。而在欧盟,触犯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将被处以相当于违规年营业收入10%的罚款。2011年4月,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因操纵洗衣粉价格被欧盟处以近3.2亿欧元罚款;2009年9月,辉瑞制药因非法推销药物被美国司法部罚款23亿美元。相比之下,一些“洋大牌”在中国即使出了质量问题或欺诈案件,罚单往往只有几十、数百万元,根本感觉不到“痛”。堪称国内处罚大单的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也只不过罚了269万元。 广东华之杰律师事务所张珩认为,耐克的这种行为涉及欺诈,相关部门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以及广告法中对虚假宣传的规定等对企业进行追责。她同时提到,由于国内外的市场定位及消费环境不同,品牌产品出现价差“难以追究”,但如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采用同样的宣传,却质量不一,消费者就可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诉诸法律。 对于今后国际品牌在国内的价格趋势,洪涛认为,国内消费升级,以前的奢侈型消费品现在变成了更为大众化的普通消费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等成本的降低以及政府在关税方面的不断调整,国际品牌缩小内外价差将是一个趋势。 |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