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东山岛的福建省青少年海洋生物标本馆,人们就能饱览这里收藏的1200余种海洋生物标本,它们绝大部分采自福建省沿海。其中,鹦鹉螺、玳瑁龟、大须鲸等珍稀品种成为最抢眼的瑰宝,让人感叹福建海洋资源的富饶。
的确,福建海岸线全长3752公里,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所以说,海是福建的一大资源、一大优势,人们从大海的宝库中获取了源源不断的资源。
然而,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开发日益频繁,一些地方出现渔业资源减退、海洋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于是,福建展开了一场“呵护蓝色家园”大行动。
治理泉州湾水域
2006年泉州市掀起了一场治理泉州湾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的战役。经过广泛论证,泉州市有关部门制定了《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泉州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接着,确定了96个整治项目,重点是控制陆上污染源,提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推进小流域、沟渠疏浚整治。为了治污,泉州市不再新批漂染、电镀、造纸和制革等污染大的工业项目,全面取缔关停禁建区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并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
经过3年治污,33亿元治污资金的投入,泉州湾的近海水域污染治理取得显著进展。由于上游各县市的治污措施不断,下游出海口近海水域环境状况呈现好转态势,监测数据显示,晋江、南安、惠安等地入海口水质状况基本达到《泉州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目标要求,泉州湾近海水域再现湛蓝。
碧海港湾重塑生态景观
海浪、沙滩、游艇、帆船……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东山马銮湾游人如织,火爆时一天就有四五千人。游客多了,垃圾自然也多。2.5公里长的海岸线上,12名清洁工每天轮流清理海滩上的垃圾,有时一个人一天就要捡上六七担;而景区管理处也不定期地雇船清理海上漂浮物,维护海面清洁,从而恢复海洋的自净能力。
2007年6月,福建省开展以全面整治“海漂垃圾”为重点的沿海环境整治行动,试点乡镇成立了海上保洁队伍,设立垃圾转运设施,形成了常规化的清洁机制。如今,马銮湾的垃圾已经不多见了,游客则比以前增加了四成。
- 2009-03-15我省启动家园清洁青年行动周
- 2009-03-12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